当年云计算所需的投入非常大,每年十几亿,连续几年的时间,这给阿里造成了巨大的资金压力,而且还看不到希望。
当时在阿里负责云计算的王坚,现在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当年一度被认为是个骗子。
那几年阿里每年的战略会都要讨论一个问题:要不要取消这个项目、解散这个团队?云计算团队很长时间都是惶恐不安,不知什么时间会被解散。
在最艰难的时候,马云来到了云计算团队,跟他们讲:云计算我们一定要做,而且我要投100亿。整个团队的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大家知道没事儿了。
2012年,认为云计算前途无望的百度解散了自己的云计算团队,这个团队后来被阿里完整接收。云计算的最终结局,从那一刻基本就已经确定了。
马云讲过一句话:阿里今天做的所有决策,都是为了七、八年以后的战略布局。
阿里云的最终胜出,靠的就是这种长期主义的战略。
二、长期主义为什么难?
1.三种类型的胜利
我们都想打胜仗,“打胜仗”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热词。但我们究竟应该打什么样的胜仗?我们究竟应该要什么样的胜利?
陈春花老师关于“打胜仗”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观点,她说胜利分三种类型:机会主义者只能得到暂时性的胜利,实用主义者会获得阶段性的胜利,长期主义者才能赢得持续性的胜利。
我非常同意陈老师这个观点。我最早是学历史的,我可以从历史上组织兴衰的长远规律来呼应一下陈老师的观点。
从历史上看,从来没有哪一支土匪或军阀的队伍能够真正成事。当尘埃落定的时候人们就会发现,最后胜出的一定是有着清晰的长期理念的那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