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道理:坚持长期主义才能赢得长久的胜利。
2.坚持长期主义为什么非常难?
既然长期主义这么重要、这么好,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长期主义者少之又少?为什么我们今天在这里还要谈长期主义?
很简单:坚持长期主义非常难。
回顾任正非关于小灵通的决策,今天我们会赞叹任正非的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可是有谁知道任正非当时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任正非放弃了小灵通,但是小灵通在2000年到2003年取得了持续的增长。
UT斯达康因此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变成了一家明星企业,中兴也在小灵通市场里赚得盆满钵满,而且他们利用小灵通取得的高额利润不断挤压华为的市场。
2003年中兴的销售额一度达到了华为的80%。
华为是中国通信设备制造商的老大,但在那段时期内几乎没有什么收获。
华为失去了瓜分小灵通市场的时机,更雪上加霜的是,3G牌照迟迟不发放,因此华为在3G领域的巨大投入长期得不到任何回报。
2002年,华为首次尝到了巨额亏损的苦头。
那时候很多人对华为失去了信心,认为任正非犯了一个致命且愚蠢的错误,不少人离开华为,选择了在当时看来更好的公司。
任正非后来讲:“我当年精神抑郁,就是为了一个小灵通,为了一个TD,我痛苦了8到10年。我不让做,会不会使公司就走向错误,崩溃了?做了,是否会损失我争夺战略高地的资源?”
我们今天复盘一下任正非当时的处境:眼前的利益唾手可得,当前的压力实实在在,但是未来的收益却并不确定。如果你是任正非,你会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