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viside 也是一架单座的飞机,但其实佩奇和特伦最开始战略预想,是一架两个乘客座的、更大版本的飞机,飞机大部分时间将自动驾驶,一个地面操作员将监督多辆飞机的状态,并且由他们跟空中的交通管制保持沟通和协调。
但让安全监管机构同意载客飞行的飞行器不需要驾驶员,短期内并不容易。设计了初代 Heaviside 的首席工程师达蒙·范德·林德(Damon Vander Lind)并不认同这条冒险的路线,最终在与管理层的争论中离开了 Kitty Hawk。跟 Flyer 一样,他们需要解决的不只是技术问题,更有政策上的审批。
他们一度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2021 年,在和美国联邦航空局,空军和地面雷达服务的共同努力下,Kitty Hawk 的飞机在俄亥俄州完成了一次超出地面监督员视线范围的飞行。
要知道美国监管部门给飞行安全设定的一道防线,就是不离开人的视线范围,以至于很多公司为了飞行器的运行,建造了高高的塔楼。

2019 年发布的 Heaviside H2 | 来源:Hittyhawk
「取证」一直是一件大事儿。2021 年 6 月,Kitty Hawk 开始寻求对 3D Robotics 的收购,这家想单挑大疆的无人机公司虽然没有成功,但却将自己的机器推给了美国政府,当时他们正在获取 FAA 安全认证。
特伦在 2021 年接受福布斯杂志说,这对 Kitty Hawk 将是有价值的。他还说 Kitty Hawk 预计将在三年内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对其新型空中出租车的安全批准。
达蒙走后,特伦承诺将亲自监督的下一个版本的开发,但最终更大的机型、更安全的自主控制系统,都没有到来。
Kitty Hawk 一度将希望寄托在军用上,去年 5 月,Kitty Hawk 曾向为 Agility Prime 团队演示了 Heaviside,进行了模拟医疗后送和后勤演习;7 月,Heaviside 获得了军用适航性批准,成为美国 Agility Prime 项目里的第四家 eVTOL 公司,这也意味着,Kitty Hawk 可以向美国空军收取试飞费用,探索服务与商业模式。
一年以前,特伦在接受采访时大谈 Kitty Hawk 的商业理想:一名远程飞行员在空中监督五架飞机,Kitty Hawk 每英里的运营成本将降至 1 美元以下,比今天的 Uber 或 Lyft 便宜。
然而不管是军用还是民用,Heaviside 都随着 Kitty Hawk 一起关停了。
飞行汽车,需要企业家也需要极客
2016 年底,Kitty Hawk 成立公司 Zephyr Airworks,作为其在新西兰的运营商。10 个月之后,二者正式协作在新西兰展开了 Cora 机型测试,Cora 团队的基础,正是原先收购的 Zee。
Cora 采用了复合翼的构型,垂直起降式螺旋桨与平飞式螺旋桨交替作业,分别提供升力和帮助巡航。
2018 年 3 月,Kitty Hawk 发布了 Cora 空中出租车在新西兰试飞成功的视频。当时公布的数据显示,Cora 纯电驱动,时速可达 150 千米,最长飞越距离可达 100 千米。
在更长的航行范围里,复合翼或许并不是一个最经济的选择,但在飞行中遇到风切变,失控,失速等情况时,复合翼的飞机能够立即启动独立升力系统,把飞机在空中悬停并且受控下降着陆。这对动力系统的准备及响应时间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而倾转翼长达数秒的倾转过程,目前无法满足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