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用户数:
星星充电:500万APP用户
特来电:800万+新能源用户
国家电网:破2亿注册用户
从充电桩运营行业看,基建数量不是核心竞争力唯一标准。在行业中决定话语权重的关键力量,是用户基数,以及由此带来的潜在利益。
2020年,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来电、星星充电等牵头,集合100多家运营商,合资成立“联行科技”公司,覆盖市面上大部分充电桩品牌。

图源:联航科技官网
联行科技要求将各家充电桩的位置信息汇集起来,做信息后台。比如,车主打开特来电APP,照样可以查询到国家电网和星星充电的充电桩信息——还反向给电网系导流了。
联行科技的股东名单中,国家电网持股49%,南方电网20%,特来电和星星充电各9%。
即便身为头部第三方运营商,但相比国家电网2亿的日活用户,星星充电和特来电的用户数不过百万级。
在这种逻辑下,第三方充电桩运营商只能看着两大电网抽走利益大头,只求通过“连横”获取更强大的用电生态
这让本不富裕的第三方运营商,成为合资公司的利润分配弱势方。
合纵:离C端更远,或沦为车企背景板
今年1月,小鹏宣布超级充电站贯通全国337座城市。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超级充电站幕后的特来电。
2019年,小鹏与特来电合建功率800kw的超级充电站,可在20分钟内完成充电,首个站点位于青岛。
小鹏与特来电都以补能网络换取客户。目标一致,双方平摊建桩成本,特来电给桩和运营经验,小鹏拿出“20万名车主”。
别小看这20万位车主。特来电上百万注册用户,不一定都是像小鹏用户一样具备充电刚需。
这20万人,才是真正能带来业绩的高粘性用户。
相比车企,星星充电、特来电等充电桩第三方运营商离核心用户更远——车企天然具备品牌生态,离用户更近。

图源:pixabay
像理想这类做油电混动车型的车企,用户的里程焦虑相对蔚来、小鹏纯电模式车企更低。比如在与第三方运营商能链智电合作中,理想直接要求后者覆盖288个城市的充电桩纳入理想充电地图。
这就好比,苹果手机用户可以选择不同品牌的充电宝,还没见过哪个充电宝品牌拒绝给苹果手机充电的。
尾声
很多人认为,新能源充电桩市场,相当于如今的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