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新航对外展示的企业形象是一个“行业奉献者”的角色,这与动力电池企业在产业链中说一不二,牢牢掌握话语权的刚硬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另一个关键词,是作为挑战者出现时的惯用策略:性价比。刘静瑜说过,中创新航的理念是一定要创造出有价值的产品,有性价比的产品才有价值。
类似的话,还出现在2011年北京798小米的第一场手机发布会上。
小米和中创新航是两个不相干的企业,在营销上都是业界标杆。
刘静瑜认为,动力电池目前还没有形成明显的技术代差。各个厂商的产品都具备同等的竞争机会,这个时候拼的就是业务前线的获客能力。
五年下来,从广汽、长安等传统车企,到小鹏、零跑等造车新势力,从二供到首发,几乎没有中创新航做不成的客户。
目前,中创新航已建立供货的客户有长安、广汽、吉利、五菱、广汽丰田、东风等车企,与上汽、大众等巨头的合作也已进入技术开发阶段。
如今在资本市场上,中创新航也成为一级投资人的宠儿。20-21年相继完成Pre-A、A轮融资,总募资超200亿元,投资方包括各地国资、国有基金、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基石资本、红杉资本中国等。
![](http://imgq8.q578.com/ef/1007/e29b12bb0fe5f0ba.jpg)
自19-21年,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机量年复合增速都是以100%的倍数来衡量。
2022年上半年,作为产业前三甲中唯一未上市企业,中创新航动力电池装车8.35GWh, 市场份额占比增至7.58%。
技术上,五年间中创新航相继发布了无极耳叠片、不起火技术与产品、OS技术与产品,并在21年9月世界新能源大会上发布了动力电池设计的第四条技术路线——One-Stop battery。
上市之后,中创新航对外披露,2025年的动力电池产能规划为500GWh,2030年为1000G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