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全球最具含金量的诺贝尔奖前世今生,获奖的中国人寥寥无几
不过有一说一,发展中国家作家们获奖基本都是靠某一位文学家的惊鸿一见,很难做到像发达国家那样成批成批地产出文学奖得主。
在文学领域法国作家的实力很强大,以15人力压美国的13人,事实上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就是法国文学家苏利·普吕多姆。不过自2014年后法国再也没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获奖总人数上在未来有可能被美国超越。
在女性获得者中,共有15人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获奖者是瑞典文学家塞尔玛·拉格洛夫,截止目前的最后一位获奖者是2020年的路易丝·格吕克。

1901年亨利·杜南拿到了第一个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国际红十字会的创始人。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的争议程度可以说是仅次于文学奖,如果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文学奖获得者有争议尚在可以理解之中,但是和平奖的争议程度可以说完全是人为造成的。
例如195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他因为发起马歇尔计划而获奖,马歇尔计划的背后其实包含了相当多意识形态的东西在里面,马歇尔获奖引发了一些争议。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奖的过程相当的没有说服力,“为表彰他在促进国际外交和各国人民合作所作出的非凡努力”这是奥巴马的获奖评价,但是能不能站得住脚就很难说了。
不过话分两头,还是有一些获奖者是值得肯定的,例如1970年的获奖者诺曼·E·布劳格,他为亚洲和拉丁美洲的粮食生产产生了很大的作用。1979年的获奖者德蕾莎修女,她是仁爱传教修女会的创始人。

美国是诞生经济学奖的沃土。
自1969年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开始,截止2021年共有88人获奖,其中美国一国就有65人获奖,占比高达73.86%。除了美国,英国有11人获得该奖,也就是说仅仅美英两国就有76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诞生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沃土,根据统计88位获奖人中有32人与美国芝加哥大学有关联,或毕业于该校,或在芝加哥大学任教。

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人数远多于其他机构。
就自然科学领域来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的基础科学研发实力十分强悍,亚洲最强的则是日本,这些国家经济发达,科学研发制度完善,科学研究相对单纯,不会被一些科学之外的因素过多的干预。
这里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苏联/俄罗斯,苏联的科研实力非常强大,但是获得诺奖的人数较少,摒除其中意识形态在作怪,政治高于科学的观念时刻对苏联科学领域带去负面影响。

李森科让苏联生物学研究足足落后美欧两代,他的典型做法是给反对者贴政治标签,打压甚至迫害不同学术观念者
结语:目前自然科学三大奖项都已经公布,没有出现意外,获奖者无一例外都是美欧发达国家,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中国科学家获奖。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