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已经告别了过去的高两位数增长,开始进入存量博弈的状态,这意味着自己的增量往往需要从竞争对手手中抢占动能。
近两年,豪华品牌细分市场很好地顺应了国内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并进行了一波可观的增长;近两年,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的焦点。车牌和路权的倾斜,不断上涨的油价,更好的汽车机械和自动驾驶体验,使智能电动汽车成为各大车企关注的焦点。
![](http://imgq8.q578.com/ef/1009/d467e261f7b58f38.jpg)
特斯拉
在国内乃至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特斯拉是最不像汽车公司的。从三动力系统到自动驾驶,特斯拉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可以自己做所有研究的企业之一。而且特斯拉的自主研究并不在系统集成层面,而是可以深入到底层自主研究的核心组件。手机、自动驾驶芯片、Dojo超级计算机、人形机器人、Starlink和低轨道卫星,以及SpaceX火箭。
![](http://imgq8.q578.com/ef/1009/f363945083d7775d.jpg)
在过去的第三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保持在34.38万辆的高位,但低于分析师的预期。目前,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周期已经明显加快。以比较流行的ModelY后轮驱动车型为例,其交付周期从原来的12-16周缩短到1-4周。此外,特斯拉的订单积压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随着上海生产的扩大,以及柏林和德克萨斯州产能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特斯拉在第四季度提供降价武器。
在未来,特斯拉可以继续以更高的毛利率降低价格,以竞争其他竞争对手的份额。或者,随着4680电池容量变得充足,它也可以推出一款2.5万美元的入门级电动汽车。鉴于特斯拉在全球拥有极高的吸引力,只要它愿意低调行事,仍有可能刺激显著的终端销售。
比亚迪
在国内汽车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自主品牌汽车公司是比亚迪。比亚迪9月份售出了201,259辆新能源汽车,上年同期为71,099辆。2022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118054辆,同比增长249.56%。即使在传统燃油汽车的时代,也只有少数几家公司的月销量超过20万辆。更不用说,比亚迪手上还有大量的订单。现在制约比亚迪进一步做大做强的制约因素是比亚迪现有的产能不够。
比亚迪能够异军突起,凭的是两项技能:刀片电池和芯片。
刀片电池是比亚迪在电动汽车市场赢得上半场竞争的关键。与目前主流三元锂电池相比,刀片电池在能量密度上基本处于可比水平,同时在安全性和成本上摆脱了三元锂电池的几个位置。之前的刀片电池诞生时,比亚迪对电池进行了最大的针刺试验,刀片电池轻松通过,而三元锂电池出现明火现象。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柏林工厂也将选择与ModelY配套的刀片电池,作为ModelY入门级车型的电池技术解决方案,这是对比亚迪电池最好的背书。
![](http://imgq8.q578.com/ef/1009/3db8e2102f39454f.jpg)
在芯片方面,比亚迪以电子代工起家,在IGBT等功率半导体方面有较大优势,在MCUS方面也有自己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对制造工艺要求不高。特别是前者打破了英飞凌对IGBT的垄断,成为比亚迪掌握三座电厂核心技术的关键推手。比亚迪在其他对制造工艺要求较低的车载mcu上也有一定的自主研发和制造能力。因此,在全球汽车企业普遍受到缺乏核心影响的情况下,比亚迪可以将相关影响控制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