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交 > 科普中国

氢燃料电池汽车:政策火热,项目密集落地

常驻编辑 科普中国 2022-11-15 燃料电池   政策   丰田   汽车   终端   电极   北京   中国   密集   项目   系统   市场
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技术水平在提升,膜电极还需要攻关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核心技术集中于氢燃料电池电堆等,主要包括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碳纸“三大材料”,以及双极板、膜电极“两大部件”。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2022年1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举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系列年度研究成果发布会”,发布“2021年度标志性技术成果”。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入围的标志性技术成果和代表企业共有5个。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1. 捷氢科技:车规级燃料电池系统功率达到117kW,一级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
  2. 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额定质量功率密度达701W/kg,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 东岳氢能:国产化高性能燃料电池膜量产技术实现突破。
  4. 唐锋能源:车用低铂高耐受膜电极Pt载量低至0.2g/kW以下,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 济平新能源:国产化燃料电池催化剂实现批量化生产,并实现出口。

这些技术成果主要涉及燃料电池系统、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催化剂等,从中可以看出,技术指标在提升,有的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关零部件的国产化也在加速。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朝云告诉汽车商业评论,公司的燃料电池电堆及核心零部件,如极板加工、膜电极制备等均实现了自主生产,且拥有完全自主技术产权;燃料电池系统中空压机、氢气循环泵、DCDC、增湿器、散热器等部件均实现100%国产化。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捷氢科技总经理卢兵兵也给出了他的判断:“2023-2024年,氢燃料电池国产化材料会陆续实现量产应用。”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今年8月举办的第四届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表示:“跟2015年相比,2022年燃料电池汽车各项指标都是成倍的改善。比如,石墨双极板的电堆寿命从3000小时提高到15000小时。”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他认为,今后几年是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最重要的窗口期,行业仍然面临多方面挑战: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一,效率问题。要提高效率,降低氢耗。“下一步目标必须把49吨重卡的百公里氢耗由目前的15kg降低到10kg。为了降低氢耗,燃料电池的效率必须超过50%。”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二,寿命问题。国内燃料电池的寿命跟国际还有差距。“目前大概是15000到18000小时的寿命,下一步必须做到25000小时,以前我们把这个作为2030年的目标,目前看来要提前到2025年。”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三,成本问题。国内燃料电池电堆跟国际先进企业比成本偏高。“目前已经降低到5000元/kW,希望到2025年再降低到1000元/kW,2030年降到500元/kW。”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欧阳明高认为还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要解决,那就是膜电极。中国的膜电极还不是完全自主的,有些材料还需要进口。“膜电极是我们下面研发攻关的重中之重。”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王朝云也表示,目前,膜电极产品核心部件中仍有少量关键技术性能指标与国外一线产品存在一定差距,但“性能提升进度明显,差距在不断缩小”。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保有量破万,市场开始起飞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氢能热,资本的鼻子最灵敏。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未势能源、明天氢能、氢途科技、骥翀氢能、爱德曼氢能、东方氢能、新研氢能等燃料电池相关企业均完成过亿元融资。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氢云链的统计,截至9月,已完成的氢能企业融资事件已超24 起,融资金额超34亿元。24家企业分布情况为:燃料电池环节16家,制氢环节1家,加氢储氢环节3家,其他环节4家。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伴随着政策的拉动、技术的突破、资本的热捧,我国氢燃料电池市场也开始起飞。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终端需求的增长直接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部件的增长上反映出来。UhZ拜客生活常识网

根据GGII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电堆市场规模约为5.4亿元,同比增长15%;2022年1-8月,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功率为192.09MW,同比增长161%。

相关阅读:

  • 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
  • 逐梦苍穹新征程,吉利星际客车勇当时代“探路者”
  • 重磅!;宁王;高层突变,发生了什么?10万亿赛道突围,美国再下
  • 8月14周末消息汇总
  • 北京市大兴区:用氢能集聚起一条高端产业发展链条
  • 想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就业,大学本科读什么专业好
  • 高成长企业|清极能源:清华系氢企瞄向“卡脖子”技术
  • 10辆重卡9辆用宁德时代电池?新能源重卡画的饼有多大
  • 欲反向借壳IPO,“另类”的爱驰汽车前路几何
  • 国内首款消费端大规模量产氢能自行车上市,续航里程55公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