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次当局对楼市的调控力度如此之强?态度如此坚决?并且政策异常犀利?!
因为,现在的共识越来越统一:如果还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来刺激中国经济增长,那么我们面对的就不是一头灰犀牛了,而是一群灰犀牛。
首先,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去过度依赖房地产。这和过去四十年中国高速发展的两大引擎——高速城镇化和高速工业化是不无相关的。
但是,工业化已经落入尾声,城镇化离最后的终点也越来越近,如果还不摆脱房地产的束缚,未来经济怎么办?靠什么?
其次,过去地方财政收入大部分要依靠土地出让金,而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换句话说,地总有卖完的一天,一个城市不可能扩张到无边无际,卖地卖到无边无际,这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地方真正的收入,应该依靠来自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而只有企业发展良好,居民收入增长,税收才有保障,这也是正向循环,而不仅仅是卖地。
第三,中国的银行体系基本被房地产绑架。
对于银行而言,想从我这儿借钱?可以啊,拿抵押物!
但过去这么多年,银行真正的抵押物只有一个:就是土地房子。
从十七大,到十九大,当局都重点提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那也就意味着要降低间接融资比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提高股市融资能力(直接融资),降低银行房地产的融资模式(间接融资)。
第四,中国老百姓的财富太过度集中于房地产。而缺乏多渠道财富载体,特别是资本市场。
我们横向对比,美国股市市值400多万亿,房产市值300万亿。
而中国股市市值80多万亿,房产市值却高达400多万亿。
而中国的经济总量是美国的70%,我们的财富过度畸形集中在房子上,这显然是极其不合理的。
一旦房地产行业未来迎来重大洗牌,重仓地产而完全忽视资本市场,可能会让全民财富迎来巨大损失。
最后,楼市对老百姓的消费挤出效应越来越明显。
都在诟病我们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一直在下滑、需求弱、消费弱,但是,为什么不想一想:中产阶级的现金流都用来还月供了,六个钱包都瘪瘪的,哪还有钱去额外消费?
4
我们看到,这次楼市的行情,起于深圳,终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