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优化提升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等城市群”,已经把长江中游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放在同一层级。
而中原城市群,由于辐射多个省份的城市,加上郑州的能级暂时无法辐射带动众多城市发展,其地位和发展速度,暂时稍微落后。
从中心城市来看,武汉、郑州两个国家中心城市自然放在最前面,长沙、合肥、南昌、太原等区域中心城市,获得的关注小一些。
这从6个城市的综合实力对比上,也能看出端倪。

从常住人口规模看,武汉、长沙、郑州3个城市超过千万,而郑州十年增长接近400万人,1260万的总人口反超武汉,成为中部第一大城市。
从GDP规模看,武汉、长沙、郑州、合肥4个城市超过万亿,武汉依旧排在第一,郑州与长沙互有反超,2020年郑州略输一筹,合肥则在去年首次突破万亿。
从人均GDP看,武汉、长沙、合肥3个城市超过10万元,武汉、长沙都超过12万元,郑州、南昌则都在9万元档次。
从财政收入看,武汉、长沙、郑州都超过1000亿元,因武汉受疫情冲击严重,被郑州反超。
从消费规模看,武汉独居6000亿元档次,远超其他城市,郑州超过5000亿元排在第二位。
从资金总量看,武汉超过3万亿元,同样甩开其他城市,郑州超过长沙位居第二位。
从城镇居民收入看,武汉、长沙都超过了5万元,合肥、南昌都超过了郑州。
从在校大学生数量看,郑州、武汉都超过100万人,位居前两位,同时也排在全国前三之中,仅次于广州。
从在校小学生数量看,唯独郑州超过100万人排在第一,长沙、武汉紧随其后。
因此,总体来看,武汉、郑州、长沙3个城市的综合实力确实高出一筹,太原、南昌只能无奈垫底。
而文件中还提及,“加快推进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充分发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在对外开放中的重要作用”“增加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产品”,都算郑州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