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规范网络货运新业态经营方面。为解决互联网平台和个体司机之间利益冲突和地位不平等的矛盾,文件提出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督促平台企业充分听取平台从业司机意见,合理确定计价规则、竞价机制等规则,依法严肃查处互联网平台损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等行为。同时,要求进一步完善互联网道路货运平台相关管理制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除了涉及网络货运平台外,还将货运信息交易撮合平台纳入监管范围,提出探索建立撮合平台备案管理制度。随着《网络平台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管理暂行办法》今年年底到期,新的管理办法将更加全面地兼顾网络货运平台和交易撮合平台监管。
四是便利货车通行和停靠方面。除了继续开展违规设置妨碍货车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和检查卡点整治工作,文件要求巩固全城24小时禁止货车通行政策清理成果,合理保障货车城市道路的基本通行需求。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一批示范城市在货车城市通行政策创新方面积极探索,深圳、济南等一些城市已经取消了对配送车辆的限行规定。为了解决货车停靠难的问题,文件要求加大公路服务区的用地保障,增加货车停车位数量,优化停车位设置,便利货车停放,并纳入高速公路服务质量考评,从制度上保障了停车服务的供应。
五是在保障司机权益和福利方面。除了对司机反映比较多的平台与司机的规则协商机制建设外,对于道路货运经营者、货主企业及寄递物流企业等优势主体,要求依法依规科学确定货车司机工作时间、工作量、劳动强度,合理确定货物送达时限,保障货车司机休息权益。今年以来,公安部交管部门对货车司机工作时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疲劳驾驶违法行为取证作了新的规定。从货主等上游主体开展合规指导,有望减少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近年来,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司机之家”建设,鼓励社会相关单位,为货车司机停车、休息、就餐、洗漱、淋浴、如厕等提供便利,受到了广大司机的普遍欢迎。针对货车司机社会保障不足的问题,文件提出推进货车司机参加社会保险,并将开展同城货运平台企业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通过参保方式创新,更好地维护司机相关权益。
六是合理引导货运市场供给方面。近年来,市场运价低是货车司机反映最多的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心的话题。文件要求行业协会定期发布货运价格指数,引导司机合理预期与合理定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从2012年开始发布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得到了包括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和业界企业的广泛传播和积极认可,并纳入国家统计制度,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同时,针对货车司机反映的贷款买车暴露的“0”首付等问题,要求规范汽车金融产品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确定汽车贷款发放比例,杜绝“0”首付误导司机盲目进入市场的行为。
三、切实保障政策措施落实求实效
维护和保障货车司机权益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社会各有关方面。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同意建立推动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切实保障广大货车司机合法权益成为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文件提出要建立道路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协同联动机制,立足各部门职责,加强政策衔接和协同配合,推动形成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合力。未来各部门、各地方还将出台一批保障司机权益的配套政策,有望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对于货主单位、道路货运企业、互联网平台、物流园区、高速公路、金融机构等利益相关方,也要加快形成共识,切实将货车司机权益保障落到实处。因为,只有司机就业群体稳定了,道路货运行业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才能保障交通强国加快建设,才能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