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阮福映建立起来的阮式王朝,最后也被一分为三,其中的交趾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另外两个地区也遵从法国为宗主国。此举说明,当时越南彻底的放弃了原先的宗主国清朝。
后来在法国的殖民下,阮氏王朝实际上是名存实亡。后来世界大战爆发,尤其是第2次世界大战,越南一度被日本占领。直到随着反法西斯胜利,越南也终于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力。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越南的阮氏王朝都是被外国所殖民。但是在实际上,仍然大大促进了越南阮氏的发展。因此到了现在的时候,越南才会有如此多的阮氏。
阮氏三雄是《水浒传》中的人物,他们分别是阮小二、阮小五和阮小七,三人皆是梁山一百零八将当中的中流砥柱。三人出身小鱼村,个个义薄云天,因不愤当时懦弱朝廷的所作所为,落草为寇。
可是我们要明白的是《水浒传》是一部文学名著,而非史实。就算是史实都免不了个人的人为删减而存在偏颇,文学名著便更加少不了艺术加工的成分,所有如夸大、想象的艺术手法更是为其经典添砖加瓦。
我们先来看一看历史上真正的梁山起义
历史上宋氏集团虽确有其事,宋江也是确有其人,可梁山盗魁仅有三十六人,而非《水浒》中所记的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后被张叔夜击败,可见史实与文学记载出入甚大。
因此,我们无法根据客观的史实和证据判断梁山三雄的后人去向是否到了越南,连阮氏三雄的引人入胜的英雄事迹都是无法证实证伪。尽管史记上确有三阮之名,但小说更多的是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人物虽有现实原型,但我们无需从他们身上固执地在现实中寻找文学人物的痕迹。
而阮姓确为越南第一大姓,在世界上位属第三。在越南九千万人中,阮姓比例占比百分之四十。因而许多人猜测说是越南阮姓实则为宋江讨伐方腊失败后,三阮独独只剩下阮小七一人,他逃亡至越南,在那儿繁衍生息,越南阮姓皆为其后代。
那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我们从三人的结局来考虑,可以得知后人与越南更是毫无牵扯。
在《水浒传》中阮小二是讨伐方腊时在乌龙岭失利,最终被迫自刎身亡;阮小五则是讨伐方腊时在清溪村战死;阮小七则是因招安后身穿官袍戏耍,因而触怒朝廷,获罪被贬,重回石碣村侍奉亲母,安然活到七十,平安终老。
而在真实历史上的三阮的具体结局并没有记载,只说宋江起义后数年被张叔夜所击败,并没有招安之说,那么起义失败后三阮的命运也是可以预见的了。无论是从文学还是从史记的角度上三人都已经阵亡,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三阮后人与越南有牵扯,因而越南阮姓是其后代之说实属无稽。
那么越南如今这么多阮氏的人都是从何而来的?
虽然越南阮姓和梁山阮氏三雄确实没有瓜葛,但是却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阮姓是中国古老的姓氏,在西晋末年,中土战乱不断,先有八王之乱,后又五胡乱华,朝廷名门纷纷南迁,其中阮氏分为南北二脉,南方阮氏一脉在不断南迁,走出国门,迁徙至如今的越南,在那里休养生息,绵延后代。
与此同时,越南经历不断的朝代更迭,新朝为了避免仍有人心生旧念,妄图复国,便凡是被推翻落马的王族姓氏全部被改为阮姓,以免留下后患。这数百年间越南有多少朝代被取缔,便会有新的阮姓族人的出现,这是历史根源。
因而,越南阮姓是梁山阮氏三雄后人的后代这一说法没有根据,更难自圆其说。
越南阮姓特别多,有一个说法,说是宋江征方腊后,幸存下来的阮小七只身去越南,现在的阮姓都是他的后人。
然而在这里我想说,《水浒传》只是演义小说,并不是历史。宋江确有其人其事,但宋江集团其实只是一个贼寇团伙,后来被张叔夜击败而降,其中盗魁据记载的只有36人。阮氏三兄弟是否存在尚属存疑,恐怕这三个人是水浒作者杜撰出来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