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说越南阮姓和中国有关,这个是没有问题的,毕竟阮姓也是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出于古帝王皋陶之后,以国为氏。商末阮国灭亡后,子孙以国为姓,后来阮氏东迁,在三国时在陈留郡成为当地望族。而越南在北宋以前,可都是属于中国的地盘,越南人自己官修的史书也认为越南人是越王勾践的后人。
事实上,越南的阮姓和中国的阮姓是同宗,基本上都是三国时期陈留阮氏的后裔,都是由于人口迁移造成的。
西魏灭梁时,梁元帝母亲是文宣阮太后,湖北阮姓迁往湖南,到了湖南分成两脉,一脉就迁移到了交州(今越南),到了隋末唐初,阮氏族人又被看成是陈国的残余势力,被统治者镇压,为了生存阮氏又向交州迁徒。金兵侵宋时,河南一代的阮氏迁到苏杭一带,等到蒙古南侵时,他们不得不再次南迁,来到了交州。由于这些人带在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他们在越南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随着人品的繁衍,形成很大势力,其它姓氏的人根本惹不起。
本身阮姓在越南的势力就很庞大了,再加上几次改姓的事件,就是把前一个朝代的国姓改成阮姓,一直到后来阮姓人太多,成立了阮朝,所以阮姓成为越南的第一大姓很正常。就算是真有阮小七其人,并且阮小七后来也确实到了越南,在当地开枝散叶,可是我们可以看到早在宋朝之前,就有大批的阮姓族人迁移到越南了。
所以说, 越南第一大姓阮姓是梁山好汉阮小七的后人,并没有什么根据。
先不说《水浒传》本身的虚构成分,就是根据《水浒传》的记载,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三兄弟中也只有阮小二有婚娶。
阮氏三雄中,阮小二和阮小五最后死于方腊战役,而阮小七被朝廷招安后当上了官,但后来因为私穿龙袍又被贬为平民,最后和阮母回到梁山泊以打鱼为生,直到孤老。
而即便阮小二的后代在父亲死后还能存活下去,其成功逃到路途遥远的越南的几率也是很小的,又何况在越南开枝散叶。
那么越南阮氏到底与中国有没有关系呢?有,越南阮氏最早便是从中国迁居过去的。
据有关地方志记载,越南阮氏基本上都是陈留(河南开封一带)阮氏的后代。
历史上,陈留阮氏曾有过三次南迁越南的经历。 第一次发生在西魏灭梁后,陈留阮氏先是分别向湖南、湖北迁移,然后湖南这一支继续迁往广西,最后进去越南。而湖北这一支最后就迁居在了闽粤,成了第一代闽粤阮氏,他们的后代将在后面迁往越南。
第二次发生在陈朝时期,这一次的主力是闽粤阮氏。第一代闽粤阮氏定居于此后逐渐做起了海上贸易,于是就和第一批抵达越南的陈留阮氏产生了联系。
第一批陈留阮氏抵达越南后,凭借着中原人先进的头脑和生产技术,其势力逐步在越南地区发展壮大。闽粤阮氏看中了越南阮氏的实力,打起了迁居越南的主意,而此时的越南阮氏也迫切需要劳动力来巩固势力和地盘,二者一拍即合。所以闽粤阮氏随后就开始大规模地迁往越南。
第三次发生在公元1127年左右,当时正值少数民族政权金进犯宋朝,陈留阮氏出于安全考虑,不得已再一次南迁。到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深入江南地区,之前迁居于杭州、南京等地的陈留阮氏只能再次逃难,最后一直逃到了越南,成为第三批进入越南的陈留阮氏。
迁居越南的中原阮氏,给当地带来了中央王朝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由此在当地开枝散叶,并逐步确立起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原阮氏最开始在越南南部发展,最后势力地盘扩大至北部地区,直到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阮氏政权。凭借着快速的发展速度和强大实力,阮姓也逐渐成为越南当地的第一大姓。
如果历史上真有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人,而他们又真的逃到了越南,那么,在越南当然会有他们的后代。
在中国早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越南还是一片未开发的蛮荒之地,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国家或部落政权。秦朝时,秦始皇派赵佗出兵南方,建立了南越国,但这个南越国与今天的越南没什么关系,虽然越南的史书强说越南包含了南越国,其实是南越国包含了今天越南。当时的越南连文字都没有,何来国家一说?赵佗统治南越后,中原文化、汉字才开始出现在今天的越南地区,中国的姓氏自然也出现在越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