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万一有流浪汉看上了她们的钱呢?对吧。
自然是假的,都混到流浪汉的地步了还挑啥,给他们来一个宫女他们都笑的合不拢嘴。哪里还会在乎其他的。
(这样的宫女来一打)
一: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这种说法主要来源于不孕不育一说,清代宫女一般在十几岁就开始被选入宫中,从入宫的那一刻开始,她们就开始了提心吊胆的生活,宫女们可以说是宫中阶层底端的人,每天都过着一只脚踏进棺材的日子,稍有不慎就被砍了脑袋。除此之外她们又费尽心思想要得到皇帝的垂怜,以此来飞上枝头变凤凰,在这种外部环境艰难,心里又极度紧张的情况下度过了十多年,还有各种责骂和惩罚,她们身心疲惫,终于换上了一种叫“血郁”的怪病。
(宫女受到冷落)
也就是气郁气虚,这是由她们所处的环境下造成的,原本按时服用定坤丹便可以缓解,但是定坤丹只有少数宫女才有资格享用,所以很多宫女出宫后,大多人是不会和他们结为伉俪的,认为这些宫女不能生育,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有的人忌讳这些宫女所接触的事情,怕以后受牵连。所以她们只有选择和太监“对食”,也就是搭伙过日子。
二:事实上真是如此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且不说这种现象的普及性,单从不孕不育来说,虽然有,但不是所有宫女都会患有这种疾病,首先我们要了解下清朝的宫女制度,这些宫女在13岁的时候被选进宫中,一直到25岁才能申请出宫,所以宫女出不出宫也是由自己选择的(当然不包括染上疾病或者为人笨重的宫女)。(入选宫女)
(待出宫的宫女)
他们在宫中无非就是几种出路。
一是被皇帝宠幸,母以子贵,但是这种概率太低,即使被皇帝宠幸,也有可能面临后宫佳丽的轮番攻击。
二是指定给王公贵族们的子嗣,给他们做妾氏。
三是继续留守宫中,负责教新来的宫女宫中的规矩,最后老死宫中。
四是年满出宫,有的回到家中和亲人团聚、有的嫁于他人,也有专门管理宫女的地方。
三:真正导致“流浪汉”不娶清代出宫宫女的原因?
我们来看看宫女的出处,清朝宫女的来源才是导致流浪汉娶还是不娶的直接原因。
比如清朝的宫女大多来源于满洲八旗,八旗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八旗的女子每隔三年会选一次女子,作为备选的宫中嫔妃;而上三旗包衣女子则是每年选一次女子作为备选的宫女。这就代表着清朝宫女十有八九都是满清族人,因为当时皇帝都为了保证自己皇室血统,选来的宫女必须要是在旗的旗人,不能是汉人或者其他族人。
(清朝宫女)
所以这才时真正意义上的流浪汉都不愿娶清朝出宫的女子,这样就能想的通了,要知道为什么是清朝?明朝时期也规定女子28岁后可以出宫,为什么这些明朝出宫的宫女就有人娶?
所以作为汉人,哪怕是流浪汉都是对满清不屑的,事实证明汉人在清朝时期的地位确实低下,从“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就可以看出。但是我开头说的那句话是对应的满清族人中的流浪汉,因为流浪汉也是满族人,那么他们还会在意这些出宫的宫女吗?即使不能生育照样会在一起。如果流浪汉是汉人那就未必会娶了。
(流浪汉)
PS:没有其他意思,个人见解,客观评价而已。
【羽评历史,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