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宫女其实不会去干那么粗苯的工作,那么活都是辛者库妇女的任务。辛者库是“吃斗米口粮”的意思。其实就是贱者的意思,都是真正的家奴性质了,比阿哈的级别还要低。都是战争时期掠夺来的人口。
在雍正的时候,在皇宫和皇宫附近干活的辛者库妇女有5000多人,主要是针线活,米面食品加工,打水,挑水,照看灯火等等。而且,她们每年只有几两银子,待遇很低。
作者:金满楼
清朝宫女出宫后没人要?看到下面那些回答真是笑喷了。
先普及一个基本常识吧。
清朝选秀分两种,一种是选妃,这是从八旗(包括满洲、蒙古和汉军)官员家庭中选取(京官文职七品以上、武职六品以上;外任文职五品以上、武职三品以上)。
因为是给皇帝、皇子、皇孙和各亲王、郡王等王公物色婚姻对象,所以限制比较严格,并不是所有旗人家庭都能参加。
第二种就是问题中说的,宫女的选秀,这个是从内务府三旗(即由皇帝自领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也称“上三旗”)中的普通旗人家挑选秀女。
这些宫女,数量并不多,因为按当时规定,皇太后配有宫女12名,皇后10名,皇贵妃、贵妃8名,妃嫔6名,贵人4名,常在3名,答应2名。
因此,清宫中服役的宫女总数最多的时候也就是五六百人(主要是因为嫔妃少了),前朝三千佳丽的盛况在清朝不复再有了。
此外,清朝和历朝历代所不同的一大仁政是:
以往宫女入宫后即终身不得出宫,必须死在宫里,而清朝在宫中服役的宫女,除个别被皇帝看中而升为妃嫔外,其他大都服役到25岁后即放出原家,自行婚嫁。
清朝宫女出宫后没人要?这是笑喷人了,太无知!事实上,清朝宫女出宫都是抢手货好吧!没读过书的人去读读《宫女谈往录》不就完了,在这里胡扯什么玩意!
说什么宫女没人要?啥阴暗心理呢?嗯,宫女一定被皇帝上过?
想得倒美!皇帝每天这么忙,自己的嫔妃都顾不过来,没事挨个把宫女上一边?想多了吧。
要是真被皇帝上过,算你走运了。
按照清宫制度,皇帝每晚和和过夜的,都是明文记载,如果宠幸某宫女,那这个宫女就要上升为嫔妃,不是白上的。不过,那可真就出不了宫了!
类似的例子有没有?当然有!比如八阿哥的母亲就是(她甚至连宫女都算不上),再有嘉庆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热播的《延禧攻略》的令妃),她就是孝贤皇后的宫女被乾隆看上的。
不过话说回来,宫女地位这么低,能被皇帝看上,一定是有过人的天赋(比如容貌、身材等)。
知道出宫的宫女为何受欢迎吗?
第一, 她嫁妆不错,因为宫中服役是有工资有赏赐的,这比一般的旗人女子出嫁好多了。
第二, 能被选入宫中服役的旗女,通常相貌比较端庄,身材比较好,手脚也比较灵活,脑子也大多不笨;
第三, 第三,宫中规矩很多,在宫中服役几年的宫女的见识远远强过一般的旗人女子,尤其在一些礼仪方面,更是堪称典范。
尤其是最后一点,很多旗人家庭抢着接纳出宫的宫女,就是因为这些宫女懂宫中(也就是上边或说上流社会)的规矩礼仪,这对于他们提升自己的层次是很有帮助的。
无知的家伙,还是积点德、闭上你们的臭嘴吧。
在清朝以前,宫女一旦入宫,基本这辈子是没有指望了,只能老死宫中,为了解决身心上的双重需求,不得已和太监皆为对食!
到了清朝,宫女们要比以前幸运多了,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便可从宫中出来,过过自己的生活!
像题目所说的,清朝宫女出宫之后连流浪汉也不愿娶,这种说法其实是想当然的!
清朝的宫女,一般都是从上三旗的包衣和普通旗民中产生,在十来岁左右就会被送入宫中,由年长的嬷嬷进行调教。这个过程不用多说,嬷嬷们对于宫女们的调教是相当严厉的,挨打是比较正常的!
按照清朝的制度,紫禁城的宫女的数量并不算多,一般也就是200多人,多的时候也就500多人,远远达不到后宫佳丽三千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