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建国后的百废待兴,上世纪70年代后期至千禧年初期,对于中国白酒产业来说既是成长也是蜕变的过程。1978年3月,全国科举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技事业开始全面复苏,那次会议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科学的春天”,同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总路线延续至今。初步满足生产与供应需求后,名酒开始了自我价值的深挖期,而正是在这个时间,中国酒行业初步形成了当下市场环境中的格局,老名酒的积淀与创新,新名酒的挑战与探索,成功与失败,辉煌与没落,都在这四十年的风雨中激荡改变,或是成长,或是消失……
白酒香型,带动品牌特色发展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白酒更像是一个大品类,传统手工业因地制宜的酿造特点令不同地域的白酒所表现出来的色泽、香气和口感都各有千秋。但在酒类飞速发展的历史中,白酒香型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在新中国成立不久,酒业仍处于整顿和复苏阶段。当时,白酒生产为国家供给分配制,1952年对该酒的第一次评比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进行的,评比主要以市场销量+实验室指标为主,由于没有系统的科学依据,在由传统手工业向工业化发展中,白酒的酿造技术与学术体系的确立都还存在了不确定因素。为了延续品类,保证生产,提升白酒的品质产能,在当时的状况下,国家组织专家对泸州老窖、茅台、汾酒三家代表企业进行试点总结,以便向全国推广。1965年,在四川泸州召开的名酒技术协作会上,茅台的代表宣读了一篇名叫《我们是如何勾酒的》的文章,从此开启了中国白酒的香型分类时代。然而中国白酒真正意义上的“香型”划分是从1979年的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开始的。最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在本次评酒会开始前,评委会统一了思想,确定了主要香型的风格描述。将白酒分为浓、酱、清、米和其它香型五类进行评比。
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商业涌动,以及地方经济发展需要,一些香型也因研究依据,产区特色逐渐被大众熟知。目前,我国白酒标准香型已经达到12种,分别为清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凤香型、米香型、芝麻香型、董香型、特香型、老白干香型、豉香型、兼香型和馥郁香型。
白酒香型,催生产业名酒“大王”
香型的确立、名酒的各自路径选择,也为日后市场放开后,面对充分的竞争,带来了不同的思路。从时间节点来看,1994年开始,五粮液的多粮浓香酒,在满足了人们对丰富口感的要求之际,不断通过价格提升和渠道强化等营销手段,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之后近20年的时间里,一直领先白酒行业。五粮液是第一个销售额破百亿,市值破千亿的白酒企业。2000年时,五粮液的营收也超过了后十位的总和,是当时茅台的6倍,是当之无愧的“白酒大王”。
五粮液的快速发展,除了在产品上不断提升工艺,扩大产能外,对渠道价值的充分发掘也是重要因素。五粮液采用的是大商制,对大经销商进行充分支持。各区域的总代,不仅仅全权负责该地区五粮液的销售活动,还可以买断包销,拥有自己的独家贴牌。而“五粮液现象”也就此催生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行业的崛起“利器”——营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酒企只负责生产,而销售委托地方国营糖酒公司,但随着物流、人员等流动,消费需求与消费思潮正在逐渐打开,从而催生企业向前综合性发展,组建属于自己的营销团队,结合生产规模以适应市场改变成为必然。
在当时,五粮液充分利用品牌优势做足文章,引入品牌运营商概念,通过将品牌运营放权给有实力与能力的经销商,在获得品牌收益的同时,迅速扩大了企业、市场规模,特别是实现了用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实现了营销队伍的扩张,同时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的认知,高峰期,五粮液的附属品牌酒数以百计。事实上,五粮液的贴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当时时代背景下的缩影。当市场占有率达到一定饱和后,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成为名酒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先要做大,才能更强。酿酒企业纷纷开始了拓宽自己的品牌子线,以此来扩充自己的产品价格与产品体系。这点即便是昔日的茅台、泸州老窖、汾酒,也都曾效仿。从某种意义上说,在酒类市场化进程的初期,努力扩大规模确实是名酒生存与发展的唯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