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伴随近期的一股冷空气,气温出现明显下降,昼夜温差进一步加大。夏秋换季之际,咳嗽、哮喘、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过敏类疾病迎来了高发期。记者了解到,寒露以来,我省各家医院呼吸科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老人、小孩这些体质比较弱的人群。
秋天是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期
秋冬季,天气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也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江苏省名中医、省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中医师朱佳介绍,燥主秋令且燥邪易伤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其位最高,不耐寒热”,且肺“细润而恶燥”,最容易受燥邪伤害。秋季天气变凉,外邪侵入人体而导致肺气不足、脾肾亏虚。同时,白露以后金旺克木,木气不能生发,人体气机升降失调,均会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是在气温逐渐寒冷的时候,慢阻肺等肺部疾病就容易发生急性发作。“从现代医学看,一些患有肺部疾病的患者肺功能较差,当气温下降导致患者免疫力下降时,呼吸道黏膜收缩,气道分泌物增多,为原本定植在患者呼吸道中的病菌提供了天然的培养基,病菌大量繁殖,从而导致再次发病。”
江苏省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制所副主任医师许可提醒,秋冬季室内活动较多、空气流通不佳、低温等条件有利于病原体传播,而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存在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此外,最近温度急剧变化,过敏性鼻炎也逐渐高发,“如果出现流鼻涕、打喷嚏、眼睛痒等症状,有可能是鼻炎发作,需及时对症治疗。”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医师李乐说。
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做好防护
每到入秋以后,如下的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多加注意,如慢阻肺、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患者。同时,一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也容易出现疾病的急性加重。
朱佳介绍,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因素比较多,比如秋冬气候转变就是常见的发病原因之一。由于秋冬季节天气变化较为频繁,又多骤变,因此,病毒性呼吸道感染较多。有些可以致敏的植物花粉、尘螨等,在春秋二季分布浓度增高,温度、湿度也适宜细菌繁殖。较低的气压可以使花粉、有害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聚集在地面,使其在空气中的浓度增加,容易被人们吸入,引发过敏等反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发病高峰期也主要集中在季节转换的时期。不得不提的是,咳嗽久治不愈的患者在秋冬季节症状也会加重,由于秋季特别干燥,许多人不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进而引起咳嗽加重。
“近期住院患儿增多,三成以上是肺部感染。”扬州市妇幼保健院挂职副院长李慧民介绍,季节变换,婴幼儿抵抗力差。“小儿肺炎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是威胁宝宝健康乃至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李慧民表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支原体感染都可引发肺炎。有时小儿感冒与肺炎症状相似,容易混淆。感冒时患儿精神状态较好,而肺炎时常烦躁、哭闹、或昏睡;感冒时咳嗽一般较轻,没有呼吸困难,而肺炎时可能有气促、喘憋、呼吸困难,家长要仔细分辨。
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尤为重要
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丁炜表示,秋季预防呼吸道疾病,需更注意养生。“四时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即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主动调整自我、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对于秋冬季好发的呼吸系统疾病,预防尤为重要!”朱佳提醒,预防主要包括饮食起居调养、情志调养、适当锻炼等几个方面。
秋季要多喝水,少吃葱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中医认为色白入肺,除适当食用一些时令水果,还可以制作一些百合蒸南瓜、银耳枸杞粥、雪梨炖川贝等滋阴润肺的白色食物。”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入秋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中医食疗,饮食清淡,注意加强营养,必要时在中医指导下进行中药汤剂调理,可增强免疫功能。秋后还应适当早睡早起,由于昼夜温差较大,出门时要注意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受凉后外邪入侵。
肺气和秋气相通,肺在志为忧,忧易伤肺,因此要注意怡情易性。“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秋季养生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避免因不良情绪影响身体健康。”朱佳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