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会长时间的受到经期不准时,经期出血量过多或较少的困扰,在中医中月经不调大致分为8种,在这给大家分享一下,以便找到自己相对应的症状,针对性的进行治疗和改善。
![](http://imgq8.q578.com/ef/1021/fa96e855969a5118.jpg)
黄帝内经中,女性跟七这个数字是密切相关的: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怀而无子也。
这其中的天葵指的就是月经,一次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8天,如果与这个时间相差过大,则可视作月经不调,当然经期出血量过多过少也是月经不调的一种。
![](http://imgq8.q578.com/ef/1021/2e044b9c70cb660a.jpg)
月经不调的八种情况大致如下:
1, 脾肾气虚型
此类型患者经期先后无定,既会有提前到来也会发生推迟到来的情况,这类人群通常面色发白,经常感到乏力和疲惫,气息不够用,更有甚者会产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的情况。并且感到小腹寒冷,会有拉肚子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健脾补肾,益气调经的方法来进行治疗。
通常会使用举煎元和归肾丸。其中包含: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熟地,川续断,补骨脂,菟丝子,艾叶,首乌,当归。
在本方中用党参、黄芪、白术健脾益气,熟地、补骨脂、菟丝子、川续断补肾,艾叶温经止血调经,首乌、当归养血调经,炙甘草调和诸药。
![](http://imgq8.q578.com/ef/1021/da8bff916c5260f1.jpg)
黄芪
2,肝肾阴虚型
此类型患者也会有经期先后无定,既会有提前到来也会发生推迟到来的情况,但面色上两颊潮红,手心脚心发热,并且伴随着失眠多梦的情况,常感到口干舌燥,小便偏黄,量少,大便会出现结块的现象。
这种情况就会用到滋养肝肾,清热调经的方法调节月经。
使用二至丸和两地汤进行治疗,其中包含女贞子,旱莲草,干地,白芍,玄参,麦冬,山茱萸,菟丝子,五味子。
在本方中用女贞子、旱莲草、山茱萸、菟丝子滋养肝肾,于地、白芍、玄参、麦冬滋阴清热,五味子交通心肾,并有收涩止血的作用。
![](http://imgq8.q578.com/ef/1021/59f05b3a76aa453d.jpg)
五倍子
3,气血虚弱型
此类型患者月经周期多为延后的情况,经期内量少,色淡,质稀,面色上显得萎靡发黄,腹部有空坠感,严重者还会感到头晕眼花,心悸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用益气养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