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位巩先生,75岁时患有多种疾病,但身体还算可以,起码聊天、买菜、做饭都没有问题的。
77岁那年,体检时发现自己的胆固醇高,便坚决要求医生开降胆固醇的他汀药,吃了没多久,胆固醇降下来了,但是整个人却没有精神。过了一年多,便去世了。
这个病例特别典型,现在很多患者有“恐胆症”,非常排斥胆固醇高的食物,一提到胆固醇就认为它是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的代名词,于是,努力追求胆固醇低。
话又说回来,胆固醇在人体中起到什么作用,对老年人来说是不是越低越好,它保持在什么水平对身体健康最有利呢?

胆固醇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首
每个人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三大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其中脂类主要包括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三类,胆固醇是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原料,是抗老防衰的重要物质。
临床实践中,将胆固醇含量3.35-5.17mmol/l作为成人正常值,如果总胆固醇高于230毫克/分升,就属于高胆固醇血症的范畴,而高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中风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正因为如此,很多朋友害怕胆固醇高,而对许多有营养的食物不敢吃。
胆固醇过低会诱发很多疾病
胆固醇过高不好,但是过低也有危险,国外医学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水平接近200毫克/分升的心脏病患者,比总胆固醇水平低于140毫克/分升的心脏病患者生存率更高。
特别是年龄超过70岁的老年人,胆固醇水平<160毫克/分升者,其危险性可能与胆固醇>240毫克/分升相当,血中胆固醇长期含量过低,容易引发下列身心症状。

1:加速脑部老化,思维能力下降,反应迟钝,容易诱发老年痴呆症。
2:血管失去胆固醇的保护,会变得脆弱易破裂。
3:发育中的孩子如果胆固醇含量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4: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要素,含量太低时,会使心肌细胞功能衰退,抗癌能力下降,而增加患大肠癌和肺癌的风险。
5:胆固醇在组织细胞内会形成性激素,有助于男性精子、前列腺素及男性性激素的制造,如果长期不足,将使性功能减退,进而影响生育功能。

人体内胆固醇含量达到最佳水平,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每天必须从肠道摄入0.5克左右的胆固醇,再加上自体合成的1克胆固醇,才能满足自身的需要。
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首先要明确是否有高胆固醇血症,若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则不应该限制胆固醇的摄入。
老年人因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减退,肉类摄入不足,应以乳类、蛋类来补充胆固醇,建议老年人不应该长期素食。
来源:大象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