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奕胜
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案例经过
1月14日晚班接到住院部某患者标本,提示为加急状态,猜测患者情况较危急。上机测试,血常规结果如图1,WBC 11.2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0.9%,淋巴细胞比率21.8%,单核细胞比率7.1%,嗜碱性粒细胞比率0.2%。RBC 3.34×10^12/L,HGB 110g/L,MCV 96.1fL,PLT 153×10^9/L,C-反应蛋白 0.23mg/L。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cg/4ff46cac27317534.jpg)
图1
凝血四项(APTT、PT、Fbg、TT):PT 13.7 S↑,Fbg 1.95 g/L↓,如图2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cg/43b0269d21c8ca86.jpg)
图2
患者信息,男,42岁,血分析和凝血四项也暂时没看出什么异常,待生化结果出来后,如图3,发现患者结果有点意思了,尿素氮18.68mmol/L↑,我室参考范围2.90~8.2mmol/L。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cg/7162ab5423a27644.jpg)
图3
整个生化结果除了尿素氮升高外,其余均正常,该如何分析呢,这结果发还是不发?首先,我们要了解尿素升高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临床意义】
尿素为体内蛋白质的终末代谢产物,血清尿素的浓度取决于机体蛋白质的分解代谢速度、食物中蛋白质摄取量及肾脏的排泄能力。尿素可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滤入原尿,约50%可被肾小管重吸收。
(1)器质性肾功能损伤时血尿素增高,如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间质型肾炎等所致的慢性肾衰竭。
(2)血尿素增高还可见于肾前性和肾后性因素,前者包括严重脱水、大量腹水、心脏循环功能衰竭等;后者如输尿管结石等疾病引起的尿路阻塞。
(3)血尿素可作为肾衰竭透析充分性的判断指标。
看完以上三个升高的临床意义,尿素作为肾功能当中的一个指标,大家似乎都是本能得与患者肾脏功能相关联起来。但是呢,尿素还有其它的应用评价,诸如尿素还受蛋白质分解或摄入的影响。
当遇到急性传染病、高热、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蛋白饮食、口服类固醇激素等都可使血尿素浓度增高。[1]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cg/9769730db98767c0.jpg)
【病例特点】
再看看患者的临床诊断,是上消化道出血,与血尿素增高的临床意义相符合。查阅患者的电子病历,得知:患者,男,42岁,既往有胃出血病史30年,有饮酒史半年。源于呕吐咖啡色液体1天,伴有解黑便,头晕、乏力等症状入院就诊。
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
【机制原理】
既然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导致血尿素升高,那升高的原理又是什么,要想彻底弄明白,这需要我们知道一些生物化学课本的相关知识。
血尿素的浓度既然取决于蛋白质分解代谢速度,而体内氨基酸的主要功能是合成多肽和蛋白质,也可转变成其他含氮化合物。也就是说,我们要了解的根源在于氨基酸的代谢情况[2],如图4。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ba/cg/67510395cf1708ab.jpg)
图4,体内氨基酸的代谢概况
从图4可以看出,氨基酸代谢库中的血液氨基酸可以进行脱氨基作用,生成NH3(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氨),NH3可以进一步在肝脏中合成尿素。
结合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由于大量血液蛋白质的消化产物在肠道中被吸收,血中尿素氮浓度可暂时增高,成为肠源性氮质血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