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花生、玉米等淀粉类食物腐败变质后,可能会滋生黄曲霉菌,长期食用,可导致DNA改变,诱发肝癌;而苹果、香蕉等水果腐烂,多是由链格孢霉菌、扩展青霉等微生物侵染导致的,轻则可能引起代谢功能紊乱、肾脏水肿,重则可损伤神经、呼吸、泌尿系统,甚至导致肝脏癌变。
更重要的是,这些病菌的杀伤力往往比肉眼可见的要大,当腐烂达到一定范围时,可能整个水果都已经“有毒”了。
【建议】:
◎花生、玉米、豆类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应干燥密封储存,可用花椒+干海带制成除湿包,有助于防蛀防霉。一旦食物发生霉变,最好整包丢弃。
◎水果尽量挑新鲜的,现买现吃,如果腐烂了,哪怕看起来影响不大,也最好不要食用。
2、日常用品不换新,可能成为“病菌温床”
还有的人为了省钱,厨房里的砧板、竹木筷往往一用就是好几年。殊不知,就是这并不起眼的地方,很容易藏污纳垢!
砧板长时间使用后上面往往有较多的刀痕,而竹木筷长时间使用后往往会出现开裂的情况,容易隐藏食物残渣并导致发霉,可能产生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甚至随着进食摄入,增加肝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风险。
此外,厨房的环境往往比较潮湿,尤其是梅雨季节,木质的砧板和筷子很容易滋生霉菌,因此及时换新很重要。
【建议】:
砧板、筷子使用半年后就要进行更换,如果已经出现发霉的情况,一定要扔掉,不要再继续使用了;在用砧板时也要注意,生食和熟食分开切,并且要定期消毒。
3、省菜:隔夜菜不舍得倒掉
我国居民,特别是一些农村人口,都有吃隔夜菜的习惯。吃不完的饭菜,第二天、第三天继续吃,不放到变质发馊绝不倒掉。其实这种“节省”也容易让身体“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