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常规生化检验中发现肿瘤发生及转移的蛛丝马迹
诊断:甲状腺结节待诊
实验室检查结果如下:
分析:该患者出现甲状腺结节,实验室检查发现降钙素(CT)升高。CT是一个退化的激素,由甲状腺滤泡旁C细胞分泌的32个氨基酸的多肽,在体内没有降钙的作用。CT检测对起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甲状腺髓样癌诊断、判断手术疗效和观察术后复发等有重要意义。需要强调:在非甲状腺髓样癌的患者也会出现CT升高,同时异位激素分泌也会致CT升高,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鉴别。本案例中,患者有甲状腺结节,同时甲功正常,仅表现为CT水平升高,此时应高度怀疑患者可能发生了甲状腺髓样癌,为患者发出了如下建议性报告:
后续:临床为患者进行了穿刺及病理免疫组化检查。
如果如下:
病理结果显示:甲状腺髓样癌。
下面三个案例留给大家分析:
CASE 1:气道狭窄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甲功检查HTG异常升高的意义是什么?可能的肿瘤是什么?
CASE 2:颅内占位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激素检查PRL异常升高的意义是什么?可能的肿瘤是什么?
CASE 3:鞍区肿物是什么?
问题:患者鞍区占位,异常升高的PRL说明了什么?GH的结果分析又该注意哪些方面? 这个患者的病史对于结果分析重要吗?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是单一肿瘤还是复合肿瘤呢?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您想到了什么?如果要发出建议性报告,您会如何写?
检验数字背后都有疾病的真相,检验的重要出路:需要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加强对检验结果的分析,而结果分析是一个非常复杂需要大量知识储备和长期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同时经过大脑复杂加工的过程,检验从“发报告”向“出报告”转变,通过建议性报告发出,加强和临床及患者的联系,体现检验人的智慧,展示检验人不能用机器和AI取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