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前文
再解读一下病因、症因:
先说“因”。见下图,源于第二版《漢語大字典》,可知其演变大致过程。
“就”是什么含义呢?《漢語大字典》第二版里解释“就”字:因袭。《小爾雅·廣詁一》:“就,因也。”这表明,“就”与“因”字可以互换。《漢語大字典》中解释“因”字:①依靠、凭着,如:因地制宜;②沿袭、承接,如:因循;③顺随、顺着,缘也;④亲、亲近,親也;⑤原因、缘故,如:成因、病因、前因后果;⑹因缘,佛教名词;⑦介词、连词,如:因为,因而;⑧通“姻”;等等。在“治病求因”中,因,一般被理解成病因,当然也可以理解成原因。何为原?原:最初的。开始的。字典上解释原因: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外一件事情发生的条件。哲学上讲: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叫做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做结果)。笔者认为:对“原因”这样解释不是很合理,这样没有表明“开始的、最初的”的内涵。应该解释为: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外一件事情发生的开始的或最初的条件。因为世界的复杂性,造成许多事情的最初的条件很难找到,而且原因的种类也比较多,有主要原因、次要原因、诱因、连锁原因;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等。详见笔者的“原因与诱因”之章节。
基于上述,症因的含义就是:引起症的原因,或者说:引起症的最初的条件。
再说一下病因
先说“病”。先看一下病字的演化过程,见下图。再次强调,先有“病”这种客观事实,字是后来人们根据客观事实造出字来代表其内涵的。不同的国家造了不同的字来表示这样的事物,比如西医的disease,本意是:不舒服,不舒适,被翻译成了“病”。
因为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从浅入深的,故笔者给予系统地总结为如示意简图:
11级:是笔者在国家制定的伤残等级10级的基础上增加的。指:任何日常活动都不受影响,但是有器官结构及其功能受损、或器官的部分及其部分功能缺损,或器官替代,或器官部分替代,或植入异物等
(笔者认为:“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只能算是“健康成年人”或“正常成年人”的概念而已,而不是“健康”的概念,因为对于婴幼儿和其它动物也有健康而不涉及道德、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从上面的示意简图可以看出,平时人们说的病或疾病,都是狭义的概念,广义的包括
念zhǐ。《扁鹊见蔡桓公》中:“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应该指处于此阶段,甚至处于
阶段。
(音kǎng)是笔者所造,含义是似康非康,亦康亦病。古人把人分类为:要么康,要么病。实际上由康到病是连续的过程,不能截然分开,如同时间一样。从健康或平康到
,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从平康到 zhǐ 的过度阶段就是 kǎng ,就是现在说的亚临床阶段。因为古人没有象现在这样的检查手段,故没有造出来 kǎng 字。区分康与(病)痏的标志是什么呢,是“超容点”。超容点的含义是:生命体对疾病有一定的容忍度,在容忍度范围内没有症状,达到容忍度的极限点就出现症状,出现症状的时间点笔者称之为超容点。超容点是区分康与痏的标志之一。现在说的“亚健康”是个错误概念,因为亚健康应该处于健康于平康之间。而“亚健康”要表述的真实意思是:有症状(不舒适),但是找不到原因, 而笔者又常言:找不到原因不等于没有原因。所以,只要有症状即是痏人,或者说就是病人,除非是说谎。即,只要有不适的症状,就达到了超容点,就是患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