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苏醒的过程,我们经历着、成长着,我们要学着去接受现实的历练,努力把生活打磨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的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宽度,我们无法去改变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因为生命的宽度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春蚕死去了,留下了华贵的丝绸;画眉死去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生命虽短暂,但其宽度却无限。扶杖篱笆旁的陶渊明,身后是在风中晃动的“草屋八九间”,面对贫困,他坚守一颗淡泊之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他拓宽生命的绝好诠释。 晚年流寓西南的杜子美,虽然“茅屋为秋风所破”,却仍“心忧黎黍”。那“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便是他拓宽生命最好的证明。
生命的厚重不在于时间长短,而是在于生命价值的多少。拓宽生命,生命才有了价值。
戏剧大师梅兰芳为练就一双清澈如水,顾盼生辉的明眸,他仰视蓝天,俯视水底,永不言弃,用执着拓宽生命的舞台;国难当头,他又蓄须明志,尽显一腔爱国热忱,用忠贞镌刻生命的意义。一代戏剧大师,拥有的是生命的宽度,成就的是无限的价值。 忍辱负重的程婴,矢志为国的张骞,为国忘家的晁错,无一例外地拓展了生命的宽度,所以永留青史,熠熠生辉。
人的一生无须去比较长短,因为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长短去丈量。哪怕昙花一现,却释放着无限的光彩。 拓宽自己的生命,认准脚下的路,秀出自己独特的风采。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拓宽生命的宽度呢?
首先,要爱读书、读好书
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读书,是为了求知明理,跳出认知的局限,站在另一个高度看问题,从而优于过去的自己。而投资自己最重要的莫过于投资自己的精神世界,精神的丰盈胜过世间万千浮华。
其次,应心存敬畏,敬天地,敬众生,敬自己
曾国藩曾说:“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诗经》有云:“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驰驱。”天地自然,无偿为人类提供生存必需品,而对自然最好的回馈便是尊重自然、敬畏天地,如此,方能得到天地的厚赠。自然万物,皆有平衡,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对天地心怀敬畏,凡事应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