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一些疾病的高发期,这其中就包括致死率非常高的脑卒中。网友悠悠留言说,自己的阿姨今年70岁,平时有高血压、高血脂,前几天在家里突然不舒服,家里人急忙打了120。到了医院之后,医生说是突发脑卒中,幸亏送去比较及时,如果拖延20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脑卒中真的像网友说的那么危险吗?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日常如何预防?
本期,西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王芳就来为大家讲解脑卒中的相关知识。
· Q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它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占到发病人群的80%,出血性卒中占20%。

·Q2:脑卒中的发病情况如何?
从2012年开始,中国卒中的死亡人数跃居我国死亡人数的第1位。今年9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神经内科医院王拥军教授发表了《中国卒中报告2019》的精彩报告。报告中提出,卒中现在是导致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每5位的死亡者里面就有一人是死于卒中的。我国卒中的带病生存人数达到1300万,中国已经成为卒中风险最高和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发病率高达39.3%。
· Q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是什么?
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以及抽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

· Q4:脑卒中的发病人群有哪些?
之前脑卒中多见于老年人,跟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大的关系。但是现在,由于人们生活中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其他一些自身免疫性的疾病、血管炎、滥用毒品、艾滋病等原因,脑卒中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发生卒中,就要第一时间到有条件的医院救治,发病4.5小时,完善相关检查,除外禁忌症,可以静脉溶栓治疗;错过静脉溶栓时间窗,评估后如果病情允许,可以动脉取栓治疗。只有尽早治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才能尽快改善,才能最大程度获益。
· Q5:脑卒中有什么特点?
脑卒中具有发病急、起病快、致残程度高和致死率高的特点。它的主要表现就是突然出现言语不清、意识障碍、肢体活动不灵活等神经功能缺损的一些症状。
· Q6:脑卒中如何进行识别?
国外对于卒中有一个快速识别,叫fast识别。我国的专家根据中国的现状提出了“中风120”。“1”:看一张脸,有没有不对称、口角歪斜;“2”:查两支胳膊,平行举起,看有没有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有没有言语不清,表达困难,有上述任何突发症状,就要尽快拨打120。这时候就要到医院进行一个快速诊治,因为每一秒钟就有200万个细胞死亡,所以说脑卒中具有严重的致残率。但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早期如果通过合理的溶栓治疗或者是血管内治疗,大多数病人能够得到一个很好的预后。
对于卒中的就诊患者,医院会开通绿色通道,进行快速评估,如果是缺血性卒中,在发病的时间窗内,可以用阿替普酶或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如果患者就诊时超出了静脉溶栓时间窗,评估后如果可以动脉取栓还可以进行血管内的取栓治疗。这些治疗方法在西安市各大医院都开展的非常好,而且病人获益非常高。

· Q7:脑卒中患者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平时主要是危险因素的控制,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尽量的不要吸烟、不要饮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保持心情的稳定,这些对于卒中的预防、治疗都有很大的作用。
脑卒中会造成患者神经功能的一些缺损,可能出现言语不清、肢体活动不灵活的情况。一旦得了卒中,患者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因为卒中容易造成认知功能的减退,所以卒中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一个随访,评估是不是有认知方面的减退,包括记忆的减退、视空间功能的减退。同时,看看有没有其他一些计算力的减退。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除了对脑卒中进行治疗,还要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一个干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患者病情的进一步加重,避免出现痴呆等症状。否则,患者和家庭的负担就会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