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站立、走路膝盖疼是怎么回事?膝关节上下楼梯疼是怎么回事?
长时间站立、走路膝盖疼是怎么回事?膝关节上下楼梯疼是怎么回事?
门诊中,很多老年人会主诉自己膝关节疼痛。提出“我是不是长骨刺了?”“我膝关节活动的时候为什么会咔嚓、咔嚓的响?”“为什么上下楼梯就痛?”等问题。
虽然提出的问题不同,但看得出大家都为自己的膝关节疼痛而焦虑不安。而老年人膝关节疼痛的罪魁祸首,是长期慢性关节损伤、膝关节负荷加重而导致的退行性骨关节炎(又称老年性骨关节炎)。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喜爱广场舞、慢跑、爬山等运动休闲方式。适当的、正确的运动对延缓膝关节老化有大的帮助,但运动前不热身,运动后不拉伸、放松,不正确的运动习惯和过度的运动都会加快膝骨关节炎的退化,老年人尤甚。
老年人应该避免蹲、跪、久站、久坐和上下楼梯,保养好自己的膝关节。
热敷、平时佩戴护膝是否可以缓解关节疼痛?
热敷不是治疗,很多时候是老年人得了关节炎没有及时治疗,自己“扛一扛”的方式。
严重的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半月板损伤等导致的膝关节疼痛,仅仅通过热敷和护膝不仅不能起到有效治疗的结果,反而会延缓治疗的时机,加重对膝关节的损伤。
因此,告诉家里老人,膝关节疼痛时,不要盲目的使用热敷和护膝,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予以正确的治疗方法。
健身中流行的深蹲会增加关节炎风险么?
深蹲可分为多种类型,从运动医学角度而言,正确的膝关节深蹲可有效锻炼股四头肌、腘绳肌、腓肠肌等屈髋、屈膝肌群,但也有增加关节炎发生的风险,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训练。
关节炎患者还能体育锻炼么?
许多人认为有了关节炎以后,关节疼痛,就不应该再去锻炼,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对的,对于关节炎患者来说,适当的锻炼对关节炎的治疗是有很大的好处的(怎样运动详情往下拉)。
中老年人长时间站立、走路是否容易罹患关节炎?
古代医学常说久立伤筋、久行伤骨,长时间站立会影响我们下肢关节血液循环。 同时,长时间站立的时候,人体自身分量全部承受在膝关节,会造成膝关节进一步损坏;长时间行走也一样,会造成关节磨损,产生炎症造成疼痛,因此我们不建议中老年人长时间站立、走路。
临床中,常见的关节炎可分为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等五类。
第一类——
骨关节炎
骨关节炎,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骨刺”“骨质增生”等疾病实质上为一类退行性病变(人老了,腿脚也老了),临床表现为关节处的缓慢进展型行走疼痛。部分病人在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关节肿胀,上下楼梯疼痛、受限等;疾病晚期可出现关节畸形,行走疼痛、肌肉萎缩等症状。
骨关节炎早期,对人体健康并不存在危险因素,控制体重、改善生活方式、服用少量消炎止痛药就可以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当关节间隙出现轻度狭窄,行走稍有疼痛时,我们可以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液进行关节腔灌注治疗(玻璃酸钠是由N-乙酰葡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一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为关节滑液的主要成分,是软骨基质的成分之一)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早中期,尤其是早期的骨关节炎患者,在进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但对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由于软骨面的彻底破坏,软骨下骨被充分暴露,此时玻璃酸钠注射后则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