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余诊之曰:在证虽无活理,在脉犹有生机,以真脏脉不见也。
31. 余诊之,大而无力,此气虚也,投以归脾汤加人参二钱,其痛立止。
32. 余曰:脉大而数,腹痛呕涎,面色痿黄,此虚而有湿,湿热相兼,虫乃生焉。
反胃噎塞病:
33. 余诊之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竹沥。长公伯元曰:半夏燥乎?余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若泥半夏为燥,而以他药代之,岂能愈乎? 惟痰不盛,形不肥者,不宜与服也。
34. 六脉细软,此虚寒之候也。用理中汤加人乳、姜汁、白蜜、半夏,一剂便减,十剂而日进糜粥。
35. 余曰:口吐白沫,法在不治,脉犹未败,姑冀万一。
36. 余曰:脉按有力,非死证也。以酒蒸大黄加桃仁、当归、砂仁、陈皮,蜜丸与服,凡五服而下燥屎干血甚多,病若失矣。数日之间,能食倍常。
![](/img.php?url=https://img04.71396.com/al/de/34f57a3eafeb318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