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养生粥

《灵枢》古针法二:凡将用针,必先诊脉

常驻编辑 养生粥 2022-12-12 太溪   太渊   鸠尾   太白   大陵   针法   医者   脏腑   经脉   穴位   针刺   黄帝   白话   原文   部位   病人

传说黄帝是远古时代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姓公孙,名轩辕,是一个极仁德和有才能的人,领导黄帝氏族种植五谷,建盖房屋,创造文字,改变游牧生活,在黄河流域定居下来。黄帝氏族先是打败了前来进犯的炎帝族,并与炎帝氏族合并,称为黄炎部落或炎黄部落,由黄帝担任首领。接着炎黄部落又在中原地带(即现在的河北涿鹿)大战前来侵犯的九黎族,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定居在中原地区,成为中华民族的最早维形,也是中国人自称为炎黄子孙的原因。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由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所以后人对他极为尊崇,把著作托为黄帝以示珍重,这几乎是古代的时尚。同样,《内经》的书名虽然冠以《黄帝内经》,并且书中的体裁表现为黄帝与其臣子的问答,但其作者并不是黄帝。从该书所呈现的不同的学术主张、不同的文字特点、不同的文体形式来看,《内经》非一时一人所作,而是数百年间众多医家经验、理论观点的总结和汇编。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文】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方刺之时,必在悬阳,及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血脉者,在腧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话解】持针的要领,以坚定有力最为可贵。进针时用右手拇、食、中三指夹持针具,要直针而下,切不可偏左或偏右。在操作过程中,必须聚精会神于针下的感觉,明察秋毫。同时还要凝神注意病者神态的变化,并细心观察病人血脉的虚实,惟有这样去进行针刺,才不致发生不良的后果。刚开始针刺的时候,必先刺到表阳所主的卫分,然后再刺到脾阴所主的肌肉;而由此体察病者的神气及其各脏腑的气是否有散失,则可知道病的存在或消失。至于血脉横结在经穴之间的病证,尤其容易看得清楚,而用手去按切时,由于外邪的结聚,有病的部位必然显得特别坚实。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文】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话解】进针之后,如果没有得气的感觉,就说明“气”还没有“至”,应当继续施行手法,而不须拘泥于手法的次数,总以达到“气至”为度。如进针之后有了得气的感觉(即“气至”),就可以出针,不须再行针刺和留针了。九针各有它的适应证,因而针的形状也各不相同,要根据病情选用,才能适合需要。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针刺的要领,就在于达到气至,有了“气至”的感觉就表明有了疗效。疗效确切的,就好像风吹云散,立刻明朗地看到了青天一样。针刺的主要道理,就完全包括在这里了。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原文】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腧,五五二十五腧;六腑六腧,六六三十六腧,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腧,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腧也。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所言节者,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白话解】黄帝说:我想听你讲一讲五脏六腑的经气是从何处发出的。岐伯说:五脏各有其自己的经脉,每条经脉各有井、荥、输、经、合五个腧穴,五条经脉各五个穴,共有二十五个腧穴。六腑也各有其自己的经脉,每条经脉各有井、荥、输、原、经、合六个腧穴,六条经脉各有六个穴,共有三十六个腧穴。人体共有十二条经脉、十五条络脉,合起来共有二十七条经络,从经络的脉气来讲,则总计共有二十七气。这二十七气在全身上下循行出入。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aGG拜客生活常识网

脉气所发出的地方,如同泉水的源头,称作井;脉气所流过的地方,像刚涌出泉眼的微小水流,称做荥;脉气所灌注的地方,像水流渐渐汇聚输注于深处一样,叫做输;脉气所行走的地方,像大的水流迅速流过一样,叫做经;脉气所进入的地方,如同百川的汇合入海,叫做合。十二经脉合十五络脉的二十七气所出入流注运行的地方,就是在这井、荥、输、经、合的五输穴之中。

相关阅读:

  • 艾灸阴郄穴:治疗失眠,心悸,盗汗,止鼻血
  • 糖尿病者如何自我按摩保健
  • 为什么晚上睡觉特别容易在凌晨两三点醒来,这到底是怎么
  • 湿疹痒不止,针灸有妙法
  • 总是睡不醒,整天没力气,还脱发,该怎么办?
  • 6个养生穴位,补肝养胃,滋肾润肺又健脑,常按揉对身体好
  • 肾为人体先天之本!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肾虚?三个护肾小妙招
  • 肾好不好先看脚,一个信号是肾在求救!几个方法,肾不虚、脚
  • 3个穴位按一按
  • 至于怎么通过艾灸来提升能量,这个学问就大了,咱们开始学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