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广平:变废为宝,聋哑农民点“草”成金创作"麦秆画"
邯郸市广平县军营村农民在麦田里捡拾别人丢弃的麦秆儿,用捡来的麦秆儿做成“麦秆画”,其作品最贵的能卖到上3万元,可谓是点“草”成金。若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这位有本事的农民竟然是一位聋哑人。
郭顺岭在制作麦秆画。
“我哥哥郭顺岭今年49岁,在他两岁的时候一场大病让他成了一名聋哑人,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郭顺岭的弟弟郭顺波介绍,大概在2000年左右,郭顺岭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利用麦秆儿作画便喜欢上了这门艺术,后来开始在家里自己琢磨着做了起来。2012年,郭顺岭自己先后到湖北襄阳、河北唐山等地学习麦秆画的技艺,他扎实的绘画功底,让他在学习麦秆画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创作技巧。。
制作“麦秆画”首先要选择光泽度好,有彩纹、有质感的麦秆作为基材,然后根据作品需要进行裁剪和粘贴,其间要经历“熏、蒸、漂、煮、烫、晒、烙”等工序。
郭顺岭在制作麦秆画。
麦秆画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最早出现在隋朝,后来逐渐失传。直到20世纪80年代出土古墓时,麦秆画才再次重现人间,震惊世人。然而,传统的麦秆画色彩单一,技法简单,缺乏层次。为了改变这种局限,郭顺岭大胆吸收国画、剪纸、烙画、刺绣、雕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创造性地将麦秆画和传统烙画的工艺结合一起,成功地创作成“麦秆画”。这种大胆的“堆砌”技法,使得麦秆画画面更加生动、形象,作品更加饱满,更具震撼力和感染力,从而使这种古老艺术重新焕发光彩。
麦秆画的创作题材广泛,可以制作花鸟鱼兽、亭台楼阁山水。目前郭顺岭已经创作了近万多幅“麦秆画”作品,题材主要以人物、花草、鸟兽为主。郭顺岭弟弟郭顺波利用网络为其销售作品。如今郭顺岭的作品越来越精美,画技越来越精巧,价格也从最初的300元卖到了现在最高的单幅作品3万元。
现在郭顺岭希望更多人投身到“麦秆画”艺术中来,充分发掘和利用“麦秆画”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程学虎 牛俊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