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姐妹在与肿瘤君战斗的过程中,可以成为抗癌明星?在与癌的抗争中,她们赢在哪里?
她们不但活着,而且活的是那么的滋润,那么的快乐,那么的健康,以至于那么让我们羡慕。
一场生命的灾难,改变了他们对人生,对生命的态度,改变了他们的性格和对人与人相处的看法,他们为什么能以这样的状态活下来呢?
一、对生与死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不怨天尤人
与多数人一得癌时的心理不同,这些成功康复的抗癌明星在得癌之初,对生死就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好多病友一查出癌症,首先是晴天霹雳,无法接受得癌的事实,继而是悲哀委屈:
我为什么能得癌?我没做过什么坏事啊,老天难道没有长眼?让心地善良的我得了癌。
所有抗癌明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她们没有怨天尤人,大部分都能基本平静地接受得癌的事实。
她们更多的不是想“我这样的人怎么就得了癌?”,而是想:
我应该怎么办?我该寻求怎样的方法去度过这个生命的难关。
于是,同样的病情出现了不同的心理状态,而不同的心理,在相同的治疗条件下,就出现了不同的效果,思想意识的差距也就显露出来了。
心理状态和思维的不同方式,便成了癌症治疗和康复不同结果的重要原因。

二、亲情的力量,让不同心理状态的人有了不同的结果
人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了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活着。
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大多数是用自己的生命来体验这句话含义的。在我们最艰难的时刻,正是靠着亲人的呵护,靠着所有关心我们的人的支持与帮助,一步步走出这份艰难的。
道理是这样,可是对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人来说,结果却各有不同。
有些病友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心里牵挂着父母,牵挂着孩子,牵挂着所有爱我们和我们所爱的人,想到的是:
我死了这些人可怎么办?孩子该怎么办?
例子:
有一位病友,为了离开后孩子在不同年龄段都有合适的棉袄,她竟连着给孩子做了七件棉衣。
一边做,一边想着自己死后孩子悲惨的样子,想着父母心里的苦痛,悲悲戚戚不能自拔,以至于自己整个思想都沉浸在这样悲惨的想象中,吃不下,睡不着。
在她的眼里,生活中根本没有希望,看到的每件事都充满绝望,看到的每个人都放心不下,于是,本不该死的人,就带着一肚子的遗憾离开了......
纵观这些抗癌明星,他们的做法却是这样的:亲人的关爱与呵护,更坚定了他们活下来的意志。
为了亲人和朋友,为了让他们安心,为了一个完整的人生和家庭,自己一定要活下来,不仅要活下来,而且要快快乐乐地活下来。
于是,他们调整心态,寻找方法,主动和医生交流,积极配合治疗,多向成功康复的病友取经,心怀感恩,笑对人生。
于是,同样的情况给予了他们不同的力量,同样的情况也就出现了不同的结果。其实,这就是人生的智慧和对待生命的智慧。

三、治疗上相信医生,但不迷信医生
首次治疗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抗癌成功与否的关键。
抗癌明星们所做的治疗、所住的医院,可能不是很有名,但是,她们选择的医生一定是很用心的。她们并不认为住进医院就万事大吉,完全可以把命交给医生。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积极和医生沟通,积极询问自己的治疗和检查情况,不主张过度治疗和无效治疗,每个人都能积极挖掘自己的生命潜能,主动吃,踏实睡,不娇气,勤锻炼,看得开,放宽心。
他们的智慧在于知道医生做什么,自己做什么,不是完全“把钱交给医院,把命交给医生”的生活状态。
虽然对癌症的发病和治疗不明白,她们能主动学习、交流和请教,由外行变内行,从无知到有知。
而更多的病友则不然,他们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
千方百计地寻找更有名的医院和医生,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任人摆布的地位上,整日的胡思乱想,惶恐不安,这样,即使是在最好的医院,也找到了最好的医生,其结果也是可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