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研究表示,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在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均可能发生恶性胸腔积液(MP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胸水。其中,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及淋巴瘤的胸水最为常见。
但有部分觅友因为对它不太了解,可能会误认为出现了恶性胸腔积液,就间接表示了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已经没有继续治疗的意义。
但事实上,出现恶性胸腔积液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简单来说,恶性胸腔积液也是晚期癌患病情进展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通过积极的治疗,依旧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那么,恶性胸腔积液到底是什么呢?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我们胸膜腔内约有20ml左右的液体,来保证肺在进行呼吸运动时,降低摩擦,起着润滑作用;但在肿瘤或炎症状态下,体内的液体量就会增多,进而形成胸腔积液。晚期癌患的恶性胸腔积液一般是原发于胸膜的恶性肿瘤或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胸膜导致。
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典型症状有胸痛,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发热并伴有体重下降,乏力等症,对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其他正常脏器功能。因此,一旦发现疑似胸腔积液的症状应当及早诊疗。
临床上常见的检查手段
在胸腔积液的脱落细胞或在胸膜活检组织中,观察到恶性肿瘤的病理变化,是临床上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金标准。但在实际的诊断中,除了进行金标准外,还会结合影像学检查、胸腔镜检查术及胸膜活检术等进行综合判断。
其中,影像学检查包括了胸部X射线和胸部CT检查。10%的癌患在进行患者胸部X检查可以观察到500-2000ml的胸腔积液;而CT检查则用于辅助性判断MPE是否伴有纵膈淋巴结转移,并对潜在的肺实质病变进行胸部超评估。此外,胸部CT还能了解肺内转移、纵膈肺门淋巴结等情况。
胸水细胞学:是诊断MPE最简单的方法,诊断率约70%左右,连续多次细胞学检查则可以提高阳性率。
临床上常会联合CA125,CA199,癌胚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来提高诊断率;但需要注意的是淋巴瘤病患的胸腔积液细胞学检查往往不精准。
胸膜活检:相对于细胞学检查,这个检查方法对MPE诊断的敏感性较低;但对于一些难以诊疗的可以行胸膜活检[5]。而部分肿瘤会涉及局部胸膜,如果经CT检查发现异常,建议这部分应行胸膜活检联用胸腔积液细胞学来提高阳性率。
如果癌肿涉及到局部胸膜,其胸膜活检阳性率约为46%,胸液细胞学联合胸膜活检可使阳性率达到60%~90%。
遇到恶性胸腔积液,该怎么治疗?
MPE一旦确诊,则应尽早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进行对症治疗,其原则为:控制原发肿瘤的同时进行局部治疗。
传统上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其中,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中药治疗等。但需要提醒一点的是,即使像乳腺癌,恶性淋巴瘤及小细胞未分化癌导致的胸腔积液患者运用全身化疗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也完全消除不了胸腔积液,一般是需要结合局部治疗来进行缓解症状。
局部治疗包括胸腔穿刺放液术和胸腔内给药。
胸腔穿刺放液术是一种适用于部分患者的治疗方式,如恶性肿瘤晚期、 疾病终末期、 一般情况不良、 积液形成缓慢或具有化疗反应性积液的患者。一般是在检查中发现患者有中等到大量胸水,才会考虑穿刺进行抽取胸水,其目的是为了减轻患者压迫症状,切不要贪图一时舒服,而一次引流过多胸水,以避免出现复张性肺水肿等其它不良反应。
胸腔内给药中,常用药物有化疗药,生物免疫制剂,纤维蛋白溶解剂和胸膜硬化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