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2岁的时候有一个敏感期,叫“可怕的两岁”
等孩子到了3岁,可能从幼儿园回到家里的某一天,孩子突然和你说:
“妈妈我要打死你!”
“你去死吧!”
“我最讨厌你!不想见到你!”

父母无论说什么,孩子都要顶嘴,以前乖乖的小宝宝还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崩溃、大哭、打人......甚至有的娃还会冒出几句脏话,好好的孩子这是怎么了?
顶嘴有因
“诅咒敏感期”也称为“脏话敏感期”,一般开始于孩子3岁左右,是“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当孩子开始疯狂地学习语言、并且能灵活运用时,我们会发现突然在某一时刻开始,他们会特别钟情于各种“脏话”和“狠话”。
孩子是很聪明,非常会察言观色,当他们发现自己说的话能让家长的心情、表情产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开始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人物的频繁使用。
过渡时期的出口成“脏”无外乎两个目的:
1、第一个目的是试探一下父母的反应,引起关注。
这一款孩子纯粹就是闲来无事,觉得试探父母反应特别好玩儿,我们也管这款孩子叫“欠揍型”,当然不是真的欠揍,只是想试探你的底线。
2、第二个目的是通过说狠话来发泄愤怒和压抑的情绪。
这一款孩子就稍微有点棘手,因为他们在这个年龄段(3岁左右)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不想干某些事就是不想干,也不想被叨唠。但人小说话没地位,导致被强迫,一被强迫就该发泄心中不满了,所以就口不择言了。
但本质上他们都没有坏心思,所以家长大可不必上纲上线。
与其揪着“脏”话不放,不如想想对策如何度过才是关键!
家长怎么办
最让我们苦恼的是,越被制止孩子就越喜欢说。
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不去理会。当经过一段时间,孩子发现这个语言没有什么力量,家长没有什么反应,就会觉得没有意思,不再说了。
具体要做到下面几点:
1、请别认真
首先第一点就是别认真,你可以对这件事情和问题认真,但对于孩子说的那些话千万别当真。他都不懂“死”是啥意思,你跟他较这个真就有点偏题了。
2、冷静处理
相信许多父母听到孩子说出脏话的时候,都会不禁气急败坏的恨不得一巴掌呼上去。但是,请一定先保持冷静。 你反应过激只会让他觉得很有趣,但如果你表现的异常冷静,他就会觉得做这件事情很没意思,很快失去了兴趣。
3、告知感受
伤人的话听完肯定会难过,这个时候你就要把心中的想法告诉给孩子,比如:我听到了你说的话很难过,你要哄哄妈妈。这时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话让妈妈伤心了,会意识到自己可能做错了。
4、感同身受
告知感受后,你也可以场景重现,但一定要在事后告诉孩子,这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听到的人会很伤心,如果别人对你说,你是不是也会伤心呢?
5、接纳情绪
之前也说过,一部分孩子是觉得“脏话”好玩,另一部分则是发泄情绪,其中发泄情绪占大多数,这个时候父母就不要一味的指责孩子不好的情绪,而是接纳和引导,让孩子把心中的情绪发泄出来。
6、以身作则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素质的培养影响非常大,当你可以正视自己的行为问题时,给孩子示范的同时也是给孩子改变的勇气和力量,这便是榜样。所以我们要以身作则,在语言上也要注意使用文明用语。

凯淇工作室
为您推荐一个线上育儿音频课程
有主持人凯淇雨珊的育儿经验分享,
有专家的科学指导
—— End ——
向您推荐一个育儿公众号
童年只有一次,把最好的给孩子!
编辑:琬璘
审核:英姿
监制:凯淇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