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圣贤们都很注重文化的熏陶,因为它不仅能涵养一个人的底蕴,更能提升一个人的气质。
息影多年的林青霞,在耳顺之年,竟跻身文坛畅聊人生。重回荧幕的她,纵使美人迟暮,神韵却愈发隽秀,浑身散发着浓浓的文艺气息。这一切,都离不开她二十多年的读书之路。
她的客厅、书房、卧室,甚至洗手间和镜子上,随处都是书。读书,已然成为了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今的她,依然在书海中徜徉。尽管光阴无情,但她的脸上只见岁月,不见愁云,眉眼间尽显从容。
书籍犹如一泓浸润心灵的清泉,润物无声,潺潺不绝,打磨人们的思维,冲刷人们的谈吐,使眼光更温柔,胸襟更宽广,思想更高远。
不读书的人,即使外表打扮得再精致无暇,内心也是空洞荒芜,经不起时光的特写,终将黯然失色。
而读书之人,灵魂更加厚重,穿过尘世的琐碎,气质泛着墨香,那是文化赋予的外衣。

03
- 气质,是生命的剪影。
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妆》中写到:“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
一个人最刻骨铭心的美态,一定是来自于生命的华彩。
“在北京出生,在上海长大,在北大求学,到敦煌工作。”这是樊锦诗81岁生命最简单的概括。
这简单的背后,是她50余年身处大漠戈壁,面对漫天风沙和落日后无边黑暗的坚守与付出。
从小钟爱历史的她,深知考古是野外作业,风餐露宿是家常便饭,但樊锦诗“什么都不怕”,因为,在她心中始终有一个敦煌梦。
为了圆梦,她舍弃了北京、上海的安稳,暂别了身在武汉的恋人,只身前往大漠深处,那个黄沙洗面的地方。
后来,她与恋人结婚了,说好的夫妻团聚,未曾想,竟从三年变成五年,又变成十年,最后变得遥遥无期......
樊锦诗从满头青丝,到年过八旬,始终痴守在敦煌,将一生献给了莫高窟里云蒸霞蔚的佛国世界。
她曾动情地说:“如果死时让我留一句话,我就留这句:我为敦煌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