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雅趣,莫过于诗酒花茶,美酒一壶,此生难得糊涂。
古有杯酒释兵权,太白爱酒成痴,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曹植“杯酒兮却观其生”。
现在我们也来看看古代酒的那些美丽别称吧!

▼
“欢伯”
因为酒能消忧解愁、给人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为“欢伯”。
此别号最早出现于汉代焦延寿的“酒为欢伯,除忧来乐”之中。
金代元好问也在《留月轩》诗中写道:“三人成邂逅,又复得欢伯。”
“扫愁帚”“钓诗钩”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要当立名字,未用问升斗。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
因酒能除忧和钩起诗兴,使人产生灵感,所以苏轼便这样称呼它。
后人便也以“扫愁帚”,“钓诗钩”作为酒的代称。
“天禄”
语出《汉书食货志》:“酒者,天子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
相传,隋朝末年,王世充曾对诸臣说:“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