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善以为是妖魅,俟曲生复至,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美酒盈瓶。坐客大笑饮之,其味甚佳。”
后来就以“曲生”或“曲秀才”作为酒的别称。
“春”
唐时称酒为“春”。因饮酒后脸颊红润,满面春色,故称。
在《诗经》中有“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故人们常以“春”为酒的代称。
杜甫在《拨闷》诗中写道:“闻道云安曲米春,才倾一盏即醺人”。
苏拭在《洞庭春色》诗中写道:“今年洞庭春,玉色疑非酒”。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青州从事”是美酒的隐语。
“平原督邮”则是坏酒的隐语。
据南朝宋国刘义庆编的《世说新语》记载:“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从事”、“督邮”,原为官名。
因为青州境内有齐郡,齐与脐同音,凡好酒都是酒力下沉到脐部的,从事又是美职;而劣酒则不下肚,至横膈膜为止,平原有鬲县,与膈同音,督邮又是贱职,故以此为喻。
“清圣”“浊贤”
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
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
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
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