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公司的“基因”既为石头科技带来更多科技属性,也自然导致公司将战略重心集中在了研发上。石头科技选择不设立工厂的“轻资产”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成本控制的手段,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我们认同其作为科技消费公司的“科技”战略定位。
财经涂鸦曾在对科沃斯的相关研究中指出,从扫到拖实现的是产品功能拓展,目前已经有产品在这之上增添了空气净化器等更多功能,但面向未来,扫地机器人自然是向全能服务型家庭机器人方向发展,甚至可能是成为的全屋智能的控制入口,要实现这些,自主研发是唯一的选择。
2020年,石头科技投入研发费用达到2.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基本冠绝行业,问题是,这些钱投去了哪里?
相较于清洁电器在新品设计、功能模块、其他应用领域等研发方向,石头科技对软件算法保持多年的高投入,财经涂鸦发现,公司在研项目中,软件研发费用预算占总预算53.8%,其中单用于“软件算法迭代升级”的研究费用占比即达到40.2%。
为什么不是硬件?
财经涂鸦再次认为,消费科技类公司未来产品的核心一定是智能化,对于扫地机器人这个品类而言,目前智能化的关键就是算法而非硬件。
根据财经涂鸦的调研,占据扫地机器人成本最高的硬件主要为PCB主板(60-200元人民币)、激光导航传感器(140-240元人民币),以及电池电芯(70-110元人民币)。(因为涉及到行业成本故隐藏具体产品品牌。)
而这三大硬件部分之中,主板技术十分成熟,不存在明显差异壁垒。电池电芯基本都是外包给豪鹏、科力远等国产电池加上LG、松下等日韩电芯。
因此,从硬件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壁垒的可能在于激光传感器。作为扫地机器人的“眼睛”,激光传感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目前市场前五的扫地机器人品牌中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