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中国工业软件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仿真的转折点。大劫之年,妖物出。趋势来临时,商机突然出现。突然之间,似乎所有的人和组织都可以制作模拟软件。
当然一点也不奇怪,天下繁华,都是为了利益,天下喧嚣,都是为了利益。商业单位想借风捞点钱无可厚非,但作为主管部门和使用单位,更不能被这看似红火的景象所迷惑。
目前看来,宏观环境似乎有利于我国自主仿真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但在战略选择和战术决断上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这样一个投入高、见效慢的行业,如果不仔细思考,设计好发展战略,死在丛林之路上不是大概率事件,而是必然事件,除非你是一个逃兵钱。在我看来,这种现象在国内仿真行业是非常普遍的。有的人是为了短期利益而来,有的人是睡在冷炕上的傻子,有的人是真的轻敌了。
作为中国仿真行业25年的老手,面对自主仿真,我们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就踏入深坑。在仔细思考中国自主模拟发展的障碍后,我们得出了一条我们认为成功率更高的路径。

图1.中国自主仿真发展的障碍
这条成功之路包括五个重要战略,即:
1)深入的技术研究和积累;
2)准确识别;
3)实际工程验证;
4)进口产品的替代能力和策略;
5)商业化和规模化推广能力和策略。
1仿真技术的研究与积累
仿真是一个传统行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稳定的国际格局。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商业上,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版图。中国CAE研发单位需要画出一套清晰的技术和产业地图,需要分析清楚:
1)产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珠峰登顶路线及陷阱;
3)我们现在的位置。
经过25年在实际工程中的深入应用,我们的技术专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对各种仿真软件非常熟悉,尤其是对其工作原理和底层算法有着深刻的理解。我们有三张榜单:
1)全球所有仿真公司及其产品,约500家;
2)全球所有仿真软件,约2000个;
3)全球仿真软件的功能与技术,全面盘点所有仿真软件的功能与底层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