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燕百味鸡一加盟店被曝老鼠乱窜,食安风险会阻碍上市步伐吗?
或影响上市步伐
值得注意的是,“老鼠事件”发生之际,紫燕食品正在筹划上市。2021年7月,紫燕食品递交IPO招股书,计划在沪市主板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2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10%。如果后续顺利挂牌,紫燕食品将成为我国继周黑鸭、煌上煌、绝味食品后的第4家卤制品上市公司。
2018年-2020年,紫燕食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2亿元、24.35亿元、26.13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1.38亿元、3.89亿元。紫燕百味鸡表示,募集资金拟用于建设宁国食品生产基地二期、荣昌食品生产基地二期、仓储基地建设项目、研发检测中心建设项目、信息中心建设项目、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相关项目拟使用资金近8亿元。
此时被曝食品柜里有老鼠,是否会影响其上市步伐?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品牌出现负面问题,对企业争取上市是有影响的。“对于规模大、店铺多的企业而言,每一个店铺都会享受企业品牌知名度带来的正面影响,但只要有一个连锁店出现问题,消费者就会对企业整体的管理体系提出质疑,品牌形象和所有的店铺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加盟模式更需加强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紫燕食品在招股书中透露,2018年-2020年,经销模式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95.11%、95.72%、94.41%。与直接发展加盟店的企业不同,其具体经销模式为“公司——经销商——终端加盟门店——消费者”,即经销商向紫燕食品买断产品后,自行设立或发展下游终端加盟门店,实现终端销售。
紫燕食品表示,使用上述经销模式后,门店数量在2018至2020年得到快速扩张,相继达到2871家、3539家和4387家。紫燕食品副董事长桂久强曾公开表示,紫燕食品的目标是一年开1000家店,到2025年,开到1万家左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紫燕食品的直营门店数量。截至2020年12月31日,紫燕食品仅在上海及武汉地区开设22家直营门店。保留少数直营门店主要是出于店铺形象设计、获取消费者反馈、累积门店经营管理经验及人员培训等目的。据紫燕食品表述,经销与直营的区别在于,直营门店的控制权归紫燕食品所有,而各经销商及终端加盟门店虽然在具体经营方面接受紫燕食品的业务指导与监督,但其控制权并不属于紫燕食品。
有业内人士指出,紫燕百味鸡屡现食品安全漏洞,部分原因正是在于其主要运用加盟模式,而非直营模式,对门店掌控力度不强。对于上述观点,赖阳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品牌被曝出食安问题,可能与加盟管理力度不够有一定关系,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加强整体的食品安全管理建设。“食品企业想要长青,在食品安全方面除了加强加盟店管理之外,也需要注意完善从产品采购、供应链维护、产品保存、店铺卫生环境要求等各环节的监督工作。”
在赖阳看来,采用加盟的方式是一把双刃剑,好处是速度快,管理成本低,可以迅速扩张,发展过程中的资本投入可控,成本较低,“但风险是一旦管理不到位,连锁店铺出现问题,品牌形象整体会受到大的冲击”。选择加盟体系为主,对企业管理店铺有着非常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对加盟店进行到位的监督、指导,加盟店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