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的扎啤:不良商人为省成本混入工业二氧化碳
浙江省金华市市场监管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马丁丁介绍,工业二氧化碳价格为每升2.5元至3元,约是食品级二氧化碳的一半。餐饮经营者非法使用工业二氧化碳制作扎啤,每百杯可多获利约20元。一户小餐饮店每月至少可多获利500元,酒吧或较大餐饮店的获利空间则更大。
至此,违法产业链浮出水面:上游是二氧化碳生产企业;中游是二氧化碳气体分装配送企业、扎啤经销商;终端是餐饮经营主体。
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需重视产业配套缺失问题
“非法使用工业二氧化碳制作扎啤,除了牟利驱动,还存在产业配套缺失等原因。”陆立权介绍,有资质的食品级二氧化碳生产企业少,运输成本高。
以浙江省为例,从案件查办掌握的初步情况来看,合规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充装企业数量仅为5家,主要集中在杭州、宁波等地,且二氧化碳气瓶属于危化品范畴,对于区域间运输、储存要求高,物流成本也较高。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案属于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以及在食品中添加药品,统称为食品非法添加。
据统计,从2020年至今,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查办食品非法添加类案件7821件、罚没款1.01亿元、吊销许可证37件、移送公安机关1411件。
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斩断食品非法添加的违法链条。凡是故意非法添加的一律依法从严从重查处;能够吊销许可证的一律吊证;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能够处罚到人的一律处罚到人。务必让食品安全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来源:新华每日电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