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知乎里的一条评价:
活着就是在世事无常的绝望里,依然燃动着生命的韧性和希望
生活中的事情有时是美好,有时是苦难,而更多的时候则是平平凡凡、淡然无味的日子。
就如余华在他的自序里写道:这本书在讲述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活着就要经历生活的起起落落,跌跌撞撞,平凡的人物更需要用力的活着。
在平凡的人生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
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世事,识别人心,还要有所牵挂。
1、生活中要有识人之能
曾国潘在家书里曾说:
宁可不识字,也要会识人。
福贵这一生前半生活的光鲜亮丽,后半生穷困潦倒都让他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人。
日本投降的那一年,福贵在青楼遇到了龙二。龙二在福贵从少爷变成佃户的人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虽然都在青楼当赌博师傅,但是龙二与沈先生是不同的人;沈先生只赢不输,而龙二是赌注小常输,赌注大常赢。
单纯的福贵还不知道龙二买通了赌场的跑堂,趁着跑堂的给福贵递毛巾的时候,龙二偷偷换了一副骰子,换上来的骰子被龙二做了手脚。
结局当然是福贵输的一败涂地,把自己家的家产全部都输光了。
龙二日后见着在地里干活的福贵还对他说:
“福贵,我收山啦,往后再也不去赌啦。赌场无赢家,我是见好就收,免得日后也落到你这种地步。”
福贵因为识人不清输光了家产,而那些在赌博中作弊的人,他们总有一天要去一个地方,只是判处得晚了些。
在你需要的时候,谁会真正的关心你,不要听花言巧语,要看他真正的行动。
说得好永远不如做得好。
福贵的女婿二喜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二喜甚至没有看凤霞一眼,却把福贵家需要需要更换的茅草屋,家珍卧病在床的不便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上。
福贵一家三口都认为这门婚事黄了。
然而第二天,二喜带了一群人拉了一辆板车摇摇摆摆地往福贵家走。
二喜见了福贵说到:“屋顶的茅草该换了,我拉了车石灰粉粉墙。”二喜还带来了一个小方桌,给家珍放在床上吃饭方便。
二喜是个实实在在的过日子的人,他虽然话不多,却将岳父家的困难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用行动表示了自己的心意。
婚后的二喜一直对凤霞很好,在凤霞难产去世后,他一个人带着苦根照顾福贵直到生命的尽头。
钱钟书在《围城》里说:
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了人的当;
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了印刷厂的当。
印刷厂的东西也是人弄的,所以归根到底还是上了人的当。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我们活着不仅要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还要识别各式各样的人心。
2、成长的过程就是生活
杨绛先生曾说:
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倍于普通人。
福贵念过几年私塾,私塾先生对福贵爹说“你家少爷长大准能当个二流子”。
再大的时候成了个纨绔子弟,整日里在青楼厮混,最后染上了赌博,把自己家的家产全部输光了。
他爹替他还了债后被他活活气死了。老婆家珍也被岳父接回城里去了。
人穷志短这句话一点都没错。
因为穷,福贵找龙二佃了五亩田,从此福贵从徐家少爷变成了佃户。
人生其实是公平的,在哪里付出就在哪里得到;在哪里打磨就在哪里闪耀!
功不唐捐,一个人的成长必定是从撕心裂肺的痛楚中淬炼而来,从精益求精的磨练中锻造而来。
福贵从此在地里早出晚归,用他的话说:
我一个人种五亩地,差点没累死。我从没干过农活,学着村里人的样子干活,别说有多慢了。看得见的时候我都在田里,到了天黑,只要有月光,我还要下地。
直到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这个家才终于又成了一个家。
福贵也在一点一点的成长,承担家庭温饱的重担。
然而老天总是喜欢考验穷苦的人。
福贵去城里给生病的母亲请大夫时被抓壮丁抓走打仗去了,从此家里只留下家珍一人苦苦支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