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去餐厅用餐,淳朴的服务员总是笑眯眯地盯着我,夸赞我几句,我知道她们的话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不掺半点虚假,没有半点客套的。她们的眼神澄澈真诚,只一眼就可以照见她们那颗如同水晶般善良的心。
来鲁院时间不长,我感觉自己长胖了,决定暂停一段时间的晚餐,只吃水果酸奶。可我每次去餐厅拿酸奶和水果时,服务员大姐总是真诚又关切地劝说,今天的晚餐很丰盛,你可要吃啊!你若不愿意在餐厅吃,我给你拿餐盒选点自己喜欢吃的饭菜,带到房间去吃,边说边给我取餐盒。
每次不吃晚餐的减肥计划都以失败告终。饭后服务员大姐还嘱咐我多吃水果和酸奶,让我心里暖暖的的,感觉她们于我而言,不是餐厅服务员,而是我的家人和至亲。
我们的班主任崔君和生活老师谭杰,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每一位学生的生活起居。谭杰和崔君老师每次见到我们,那两张灿烂的笑脸就像阳光下盛开的一朵向日葵花,给人无限向上的力量!
还有我们温文尔雅、温润如玉、学识渊博、真诚谦和、极富人格魅力的徐可院长,每次见到我们,总是关切地问,今天的课程收获如何?能听懂吗?饭菜吃得习惯吗?……那种发自内心的对学员的关心与博爱,让您能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为此,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是我们最可爱的“可可”院长。
还有很多我叫不出名字的鲁院的教职员工,每次见面都是微笑着点头打招呼,让你感觉到在这里人与人之间没有疏离感。一个微笑,一句简单的早啊!就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三
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情,在我即将离开鲁院之前,却都如海水涨潮,波浪滚滚,咆哮着向我涌来……
今日离别,何时再见?回想起两个月来在鲁院的一点一滴,仿佛印证着李清照那句“有有必有无,有聚必有散”的人世道理。一行清泪,不由得悄然落下。哎,鲁院,您是让我如此的眷恋和不舍。
整理完衣物,打好行李,已是凌晨,但我却没有一点睡意。或许,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就像我来鲁院的第一个夜晚那样,激动加兴奋,一夜未眠。
我移步来到窗前。窗外,夜是那样的静谧。静谧得这小院之中,仿佛就只剩我一人,只有四处弥漫的文学气息像往常一样陪伴着我。
中秋之后明亮无比的月亮,悄悄爬上深邃的夜空,映照在我临窗而立带有泪痕的脸庞上;三三两两的繁星,隐约地扑闪着,就像我心中萌发的文学梦想。
窗前那棵挺拔高大的玉兰树,夜风中,在我眼前轻轻地晃动着枝桠。从我住进这501房间起,或早上,或晚上,我们每天都会对视一会儿,尽管一言不发,但感觉无比美好。
宿舍楼下的池塘里,大红锦鲤裸露着脊背,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或许它们也和我一样,在为即将离校的我们不舍与留恋。都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我不信,我相信万物都有灵性,万物都有感情!它们会记得每天去池塘边给它们喂食的我和同学们。
四
一阵风穿窗而入,轻轻地撩拨着我披肩的长发,穿透我浅色的睡衣,抚过我周身的肌肤,凉爽而宜人,就如同文学和思想的力量带给我心灵上的慰藉。彼时彼刻,我是那么眷恋着鲁院的一切。或许,短短两个月的学习生活,已将我和鲁院融为一体。鲁院的一切,已揉进了我的身体里,渗透进我皮肤的每一个血管和细胞里。
既然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不如去院子里走走,再看一眼我的鲁院。我穿上秋款的带兜的裙子,换上帆布白球鞋,轻轻关上房门,一个人踏进了鲁院清爽的月色里,我要与鲁院作最后的惜别。
毕竟是秋天了,九月的空气中浸透着些许凉意,是那种舒适得刚刚好的薄凉,就像夏天的果汁里加了块冰,吸一口,让人神清气爽。
月光莹莹地笼照着鲁院的花草树木、池塘楼房,以及院内十几座文学大师们的塑雕像——鲁迅、巴金、老舍、朱自清、叶圣陶、艾青、赵树理、丁玲等。在如梦似幻的柔和夜色里,一张张不同文人气质的面孔,都依次呈现在了我眼前。那一刻,他们仿佛踏着月色朝我走来,让我看到了文学前辈们奋笔疾书和笃定前行的身影。而空气中洋溢着的,除了花草树木的芳香外,还有沁人心脾的书墨香。
一个人流连在鲁院花木扶疏、绿植掩映的通道上,四周一片静寂,白日里的喧嚣和匆忙已淹没在夜的深处。听着自己的心跳和鞋底与地面接触发出的沉重脚步声,我心里涌起的是无尽的伤感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