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也不知道,发消息打了又删,删了又打,最后只剩下“嗯嗯、好的、没事、哈哈......”
01
最想说的话在眼里,在草稿箱里,在打了又删的消息里。
想着把自己的意思说得详细一点,把自己的想法解释的清楚一点,然后打完长长的一段话后发现,这段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
想唠叨又觉得过多的干涉,想关心又觉得没这层身份,想吐槽又觉得不合时宜......
这么多年,我们拥有了精湛的演技,逞强和假装是我们信手拈来的路数。
我们总将太多堵在嘴里的话敲打在草稿箱里,停留在发送的按钮上,最终移开,想想还是算了。
曾经有人问过,“从未拥有过”和“拥有后再失去”哪个更遗憾?不知在看这篇小作文的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02
这种拧巴又纠结的行为,无疑会产生极大的精神内耗,诱发更大的焦虑。我们的大脑会将原来存储的内容进行回忆、思考、想象,然后再进行分析对比,给当下事物或行为贴上利弊、好坏、对错等二元运行机制的标签。于是就有了刚刚提到的编辑了一大段文字,最后只剩下“好的”。
在面对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会想没有发生的事情的可能性,但又非得执着于下定义,所以就在不断的运作,不断的消耗。
这时候想要逼迫自己停止无谓的内耗,转移注意力,这仿佛都做不到。这时候该让我们的心来捧捧我们的大脑,心是主导。
过分的胡思乱想的内耗是担心,当宽心了,放心了,什么事也就没有了。心住在我们的生命中,我们要试着去了解TA,唤醒TA,而不是成天陷在事物旋风中被牵着鼻子走。那么该如何去了解TA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