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每次邓稼先一回来,只能短暂地待会,这也导致他和儿女十分陌生,他们都记不清父亲的模样,所幸,与妻子虽然聚少离多,但是感情依然很深厚。
为核武器做出的巨大贡献
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实验成功,整个研究所与全体百姓都沸腾起来,这代表着我国有了外交独立的底气,也有了保护国民的底气。
虽然邓稼先他们的实验有着巨大的成功,但是对和核武器方面,相比于其他强国,我国仍然处于落后阶段,应该趁热打铁获得更高的成就。
所以,1964年后,他们并没有休息,而是更加努力地工作,就这样,我国个核武器事业蒸蒸日上,但是,研究人员却与他们的家人,饱受着相思的折磨。
要知道,研究核武器就是和核辐射打交道,辐射对人体伤害是巨大的。
经常接触辐射的邓稼先,身体每况愈下,每一发原子弹的实验成功,都会让他苍老十几岁。
后来,在确保我国核武器得到了稳固发展后,邓稼先终于退下了舞台,拖着濒临死亡的身体回到了北京,享受着最后的天伦之乐。
儿孙自有儿孙福
在那28年里,许鹿希都是靠着墙上的照片,思念着丈夫,每次邓稼先一回来,她都能从丈夫鬓边的白发中,明确感知到其身体在加速老化。
尽管许鹿希非常希望邓稼先陪伴在身边,也很心疼他的身体,多次想要开口,让其放弃工作,但在国家大义以及丈夫的坚持下,还是没能说出口。
在这期间,她将对丈夫的思念化作动力,不仅承担着一个母亲的责任,还尽到了作为儿女的孝道,孩子和父母被她照顾得很好。
而面对父母和孩子对邓稼先的询问,她也只能将其搪塞过去。
后来,邓稼先终于回来了,但是陪伴许鹿希的时光不到一年,这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
所幸,她从来都是一个坚强的女人,到了90岁的高龄的她,依然居住在当初那个60平米的小屋,毕竟,这里承载着她与丈夫一生的回忆。
有着父母亲这样优秀的基因,孩子自然也不会平庸,儿子邓志平成为了四川机械方面的先驱,女儿邓志典在学术方面有着很大的成就,两人在不同的领域发光发热。
结语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离不开众多像邓稼先一样的科研工作者,他们为了进行研究工作,放弃了原本美满幸福的生活。
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核武器的实验中,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带来了极大底气,真是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