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他们的这种性格特点和早期的关系经验有关,特别是母婴关系、母子关系,以及父子关系。
比如第一种人,他们可能在很小的时候,经常被抚养者(母亲)忽略,只有在不舒服的时候,才会被关注,这成为了他们的心理习惯,但是这样的习惯不是健康的,不是可持续的,他们因此会受到伤害。
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现在的关系模式往往是对早年间关系模式的一个外化,所以现在的关系模式是不是健康,是不是舒适,这和早年间的关系有关。
早年间的关系模式,就是和父母的关系,这部分我们在本专栏《活出自己的心理学大课100讲》最前面的章节都做了论述,你可以回顾复习。
那对于现在的关系模式改变,就是要构建新关系,构建新模式,比如找一个心理咨询师,或者结交一个新朋友,刚开始不舒服,没有特殊情况,就不要中断这个关系,持续下去,这个旧有的模式就会松动和改变,时间长了,自我就会在关系中获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