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其他人看完两段对话的感受,但我很明显对第二个人的开解心有不满,从开头的负能量到修行人要用智慧相处,看着高深,实则一个问题没回答,所以最后我实在是忍不住吐槽。
+
Change/Flow/Abundance
最近身边看心理书籍的人多了起来,前两天问一个邻居做核酸的时间,她给我说最近在看一个心理咨询师的书,原因是他们公司太内卷了,她去上完公开课后,觉得自己不会表达,迫切地需要学习表达,我告诉她拿2000,我帮她。
但是她又对我所推荐的书籍觉得高深,又觉得我懂这么多,嘴巴如此厉害,是因为我从小看书的原因,她的理解力不行。
真的和看书多有关系吗?我反而觉得正是因为我从小看太多书,在以前都陷在头脑的幻觉里,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实操。
真正走上幸福这条路是在我学习实操后,是去真正地开始对自己的信念进行解构,明确地知道我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在排斥什么。
当我告诉邻居对象的情况后,她觉得我简直是收割了一个牛逼的对象,也从这个反馈中,我发现了自己的信念:虽然我从未觉得对象的职位和资产很牛逼,但我还是会时不时地把她当成我炫耀的工具,以此来证明自己是有成果的。
于是我坦然地对我的邻居讲:为什么我要找你问核酸时间,因为我需要信息,我想知道每个时间点哪个更好,这只是表面原因。还有个原因是我对象最近很忙,我找不到人说话,所以我要找个理由问你。而找你说话就是想炫耀我有对象了。这就叫诚实面对自己。而你正好有困惑,我又正好知道答案,你需要的困惑我已经在回答中回答了,这就是我们会有这场对话的原因。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只会纠结于找不找别人聊天,对说出对象的情况感到羞耻,觉得那是一种炫耀,于是在我还没接受自己的行为时,先给了自己一堆批判。
但自从我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后,我反而对对象有了一次新的认识,向她真诚地道了歉,坦白自己对她的职业和职位的不尊重,因为在我看来,那些外在之物并不重要,但却忽略了这些荣誉也是她争取而来。
我坦白说出自己都不再当她的大人,天天纠错,我要继续当一个无忧无虑的孩子,并且!有时候的话还是会好好修理她。
试想如果我的内心如果真的对职权一点都不在意,又怎会吸引来一个这样的人呢?在我说出道歉后,心里如释重负,因为在那一刻我放下了纠缠,虽然这两天还是会反复,有时候看见她不回消息,恐惧会化为阴影缠绕,但是我会去反复查看我们的对话,以确保我的信念。
还有一个愿意放下的原因,是她突然说了一段话:你这样想,都是你人生的一种经历,你正在经历的一切之前从未经历过的每一种经历都是一种新鲜和美好。去接受感受它就行了。
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在2月14日我写过一篇文章,怀疑她永远不会走上灵性成长的道路,但是没想到现在,她居然知道去接受经历,也许她不知道当下这个词,但这段话无疑是对当下的最好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