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效学习?这里有一个简单粗暴的方法
所谓高效,那就是破除了自然学习中某些难以逾越的困难点。比如,学习厌恶了怎么办,遇到瓶颈怎么办,怎样更充分利用时间,怎样以更好的状态学习,又怎么突破一个人的学习局限性……这些问题,都能在本文中有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太长看不了可以先马。
学习之前,首先要问:学习的要素是什么?
一是有知识让你学
面对信息海洋,在知识的选择上多多费点努力并不会显得过分。
是教材的学习,课本已经规定了你学习的任务。
非教材类,我们可以运用伟大的二八法则。
根据二八理论。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一本书,甚至一份资料,他80%的学习效果同样也是来自于20%的重要内容。
二八理论板斧般的事实摆在了我们面前。想要达到高效,知识选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换句话说, 如果看一本书需要有五个小时,那么,你在这之前,花不多于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选取所要阅读的内容,我看,也不算是过分。(但实际上并不需要那么多)
这样做除了能挑选出属于重点的重要的内容之外,还将意想不到地获得一个心理上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十分安心。因为你相信自己,用一个小时所选择的学习内容的学习价值,你学起来就会更加的安心,放心。有句话不是说,不值得的事情不值得做好。如此恰到好处地在选择上做出的努力,让你看到了,你所学习内容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值得的事情值得做好。
怎么挑选出重要内容呢?
1.如果是教材,那就是课程要求。知道什么了解什么……能运用什么……
2.如果是一本书(非虚构),便利的方法是阅读别人的读书笔记。
根据别人的读书笔记、阅读缩写来进行阅读,我认为是新时代处理这些大批量畅销书的有效方法。
看几篇别人不同的读书笔记,我们基本上就能够找到了书中重点的所在。对于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不去看原书也不会失去什么,而对于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或者是独特的或者是感兴趣的东西,我们,可以在笔记上圈圈点点后,返回到原书上阅读消化相关的片段。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处理大量时兴的畅销书,而不必在感叹没有时间去阅读大部头了,何况很多畅销书作者从头到尾都在讲一个核心理论,还有些国外畅销书作家,把核心理论来个新包装,加量不加价又重新上市畅销了,这样的书,就没有从头到尾原原本本读完的必要。
知识也选择好了。
二 知识学得到
输入的最终目的是学以致用。
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学习了一个知识点,马上我就能够做对一个题目。这叫现学现卖,如果不是从传统的对人格贬低的角度来看,现学现卖就是一个讲求及时反馈的学习机制,它能够从“点”上确认你学习是否到位——如果能够建立“点”的对应反馈,我认为就是最高效的学习方式。
对于反馈的渴求,我想,在学习心理需求上,即便你做不到极致的变态,也要做到变态的认真——我知道你极致和变态都是做不到的,我这么强调是只是想让你做剩下的事情——认真就够了。
什么叫认真?
1.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我都力求对应知识点,有可以考量我学习情况的课后问题。
所以我是反对一本自备的练习册,你从头到尾,是根据顺序做的。
换一种做法是,当你遇到一个重难点,对于相应的难点,你去把对应的题目挑出来做。
我劝学生有一个好习惯:平时的作业试卷中,碰到错的题目,难的题目,重要的题目,你把重点难点整理出来,归结到一个笔记本上。 熟能生巧,过一段时间之后。你练就了一个能够迅速挑出重难点的火眼金睛,能够把老师布置的作业视解,根据重难点分等级对待,也能够从汪洋大海的自备参考资料中,挑选出对接重难点的疑难。
这样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相对还是绝对,你永远主要解决的就是具有你个人气质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