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节又重阳,送您两首大气磅礴的重阳诗词,领略词人的豪迈和豁达
整首词清新明快,积极乐观,心怀高远,表现了苏轼对人事一贯的恬淡和豁达,心若向阳,何惧忧伤。
做好自己的事,走好自己的路,不消沉,不伤感,年龄只不过是一串数字,精气神才是人生豪迈的坚强支柱,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都不要自暴自弃,来世一趟不容易,辜负了多可惜。
词人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著名的温塘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有《东坡七集》等著作传世。

02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弛射,风流犹拍古人肩。——宋 黄庭坚《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
简译:已经是深秋了,黔州这个地方还是阴雨连绵的,天空像是漏了一般,遍地都是雨水,很难见到晴天。
自己天天被困在家中,就像待在一艘破船上似的,及至到了重阳节这日天空终于放晴了。
适逢佳节,又遇上了一个好天气,于是就在石门关前,蜀江之畔,摆开宴席,饮酒赏菊,欢度佳节。
各位不要笑话,我虽然年迈,但是仍不失年轻时的豪迈气概,你看席中,老翁头上簪插菊花者有几人呢?
论吟诗填词,我绝不比当年在戏马台上作赋的谢瞻和谢灵运逊色;论走马射箭,纵横驰骋,我也敢追古时的英雄豪杰。

公元1095年,也就是宋哲宗绍圣二年,黄庭坚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贬谪重庆涪陵,黔州安置,开始了他生平最为艰苦的一段贬谪生涯。
《定风波 次高左藏使君韵》一词就是作于这个期间,词上片的开头两句写蜀中气候,点明贬谪之地环境的恶劣。
凄风苦雨,秋霖遍地,诗人被囚居一室,犹如居于漂泊的破船上一般,漂泊无依,怎不让贬谪之人的心境更添愁苦。
但是,紧接着,诗人又笔锋一转,令人眼前一亮:重阳节这日雨霁天晴,真是太让人开心了,于是就设宴天门关,不喝得酩酊大醉绝不回还。
上片由郁闷低沉到喜出望外,写出了作者心胸的豁达,境界的高远,宠辱两忘,得失不计,纵使身处艰难,也不失这一身傲然之气。
下片写重阳赏菊,白发簪花,豪情纵饮,骑马射箭,吟诗填词,作者虽是年华老矣,但仍不失年轻时的胸襟气度,誓将这一身豪情壮志进行到底。
整首词气势昂扬,激情四射,笔力雄劲,作者虽身处恶劣的环境和遭受着不公平的待遇,却穷且益坚,不屈服命运的摆布,展现出了其博大的心胸,和积极乐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