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的理念
1、“圆通”和“圆滑”在过程中看起来一模一样,都是不断地“推、拖、拉”。但从结果来看,却完全不一样。推、拖、拉到最后没有解决问题,叫“圆滑”。推、拖、拉能够把事情圆满解决,便是“圆通”。
2、尊重不一定是“口服心服”,它代表“你对我好,我没有理由不对你好”,以及“你尊重我,我当然也尊重你”的“交互”心态。中国人相信“敬人者人恒敬之”,便是此理。
3、和谐绝非讨好、看开而非看破、圆通绝非圆滑、尊重而不盲从,才是光明正大的合理心态。
4、西方人解决问题,以科技知识为工具,拿宗教信仰做背后支持的力量。他们相信“知识即力量”,也相信“信主得永生”。前者来自希腊传统,后者得自希伯来精神,形成现代西方人的“二希”途径。
5、中国人则自古以来,发展出另外一条“追求极大和乐”的“和谐”途径,用和谐来解决所有的问题。所以不能鼓励中国人竞争,也就是在“和谐”当中化解“恶性竞争”,以免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
6、不以“讨好”的方式,不抱“讨好”的心情,却能够得到他人的欢迎,在他人心目中建立自己牢固的位置,这才是我们人际关系的精髓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便是“在圆满中解决问题”。
7、听见“随便”,马上提醒自己要保持高度警觉,千万不能太随便,以免引起对方不满,害了自己。
8、和谐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经常保持和谐,对人际关系很有帮助。
9、一个人不可以看破,一旦看破了便无所争,失去竞争的原动力。在世俗的社会上,看破显得过分消极。一个人不可以看不开,否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就算成功,后面的路也走不远。
10、看开不是看破,看破一切,就察觉所有一切都是假的。明知是假的,在未破之前,仍然是真的,叫作“看开”。看开而不看破,乃是“不争之争”的最佳原则。
11、将心比心是圆通的先决条件,多以欣赏的眼光来体会他人的圆通,吸取他人经验迅速成长。
12、圆通绝非圆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