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的不宽容分为三种:出于惰性的不宽容、出于无知的不宽容、出于自私自利的不宽容。
12、无知的人,就因为他的无知而变得非常危险。受这种不宽容毒害的人往往天性刻薄,毫无仁爱之心。跟他们说起宽容,在他们看来就等于不光彩地承认自己道德懦弱,绝对是要避之唯恐不及的。
13、文艺复兴不是有意识科学进取的时代,对精神领域的事务,表现出令人遗憾地缺乏兴趣。
14、在对生存方式展示新兴趣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股严重的潜流,那就是对现存社会体制的不满,对权势冲天的教会压制人类理性发展的不满。
15、伟大的宗教改革本来是为了建立基督徒与上帝之间全新的个人关系,消除过去岁月的一切偏见和腐败,结果是,被它所信任的教徒驮上一大堆中世纪乱七八糟的包袱,既不能前进又没有退路可言,很快就落入了它憎恨万分的教皇体制的窠臼。
16、从宽容的角度看,这一点更为重要:宗教改革把欧洲北部和西部从独裁统治中解救出来,这个独裁统治披着宗教组织的外衣,实际上是精神领域的罗马帝国暴君制度的延续。
17、为宽容而奋斗的人们不管多么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的信仰中调和了怀疑,他们也许真心相信自己是正确的,但决没有到坚信不移的地步。
18、历史这个神秘的磨盘最终把这一可怕的经历碾成具有伟大文学价值的东西。
19、蒙田:一个聪明的政府应尽可能地不去干预他人的良心问题,允许人民按能给他们灵魂带来幸福的、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表示对上帝的爱。
20、为宽容而奋斗是一种旷日持久的冲突,发生在“有组织的社会”和精力旺盛、智力超群的个人之间,前者把“集体”的长治久安放在第一位,后者则认为世界的进步始终是个人的努力,而不是群体的力量造成的(群体的本性就不信任一切创新),所以,个人的权利远远高于集体的权利。
21、斯宾诺莎把所有问题都看作普遍问题,不加区别地归于一种无处不在的意志的体现,相信这些问题都表达了绝对现实,这种现实不论是在创世纪还是在世界末日都一直有效。
22、进步的进程被时常打断,但如果我们摒弃感情用事的偏见,对近两千年(因为只有这段时间我们多少拥有一些较为详细的资料)做一个清醒的论断,我们会注意到一种尽管缓慢但不容置疑的升华——从不堪言表的血腥残酷状况上升到有望比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更高尚、更美好的状况,就是世界大战这种可怕错误也不能动摇这一坚定信念。
23、恐惧是不宽容的根源。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迫害,都是恐惧造成的,迫害的激烈程度反映了那些竖立绞架、往火刑柴堆扔木头的人的焦虑程度。
24、人类只要不受恐惧的影响,就会强烈倾向于公义和公正。
25、人类这个种族很年轻,几乎年轻得不可思议,年轻得不可救药。一种哺乳动物的独立生涯才持续数千年,就要求它拥有那些靠时间和经历来沉淀的美德,似乎是强人所难。
26、自认为是悠久历史的继承人,或许可以满足我们的虚荣心。但如果知道真实的自己,却更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我们不过是洞穴人的同辈,新石器时代人的同辈,只是多了雪茄和福特汽车而已;我们跟栖息在崖壁上的人也没啥两样,不过回家的时候可以乘电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