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人类的终极命运》——乔治·扎卡达基斯(3)
第三部分 阿达梦游仙境
第十二章 克里特岛人的谎言
1、一个逻辑系统可以看作一个自治的物质实体。如同人体,一个自治的、自我包含的逻辑系统也会存在“形式”。这些形式存在三个特征。
- 自洽性:自洽性意为系统中没有一个真理和另一个真理相违背,不能存在悖论。形式系统中的真理一般称作“定理”。
- 有效性:意思是形式系统中我们用来推理的规则在正确的前提下不会出现错误的推断。
- 完备性:如果一个命题在系统中是真的,那么它就可以被证明。
2、海森伯格通过测不准定律揭示了我们永远无法同时得知基本粒子的位置和速度,这意味着自然界还保留着难以获知或无法度量的部分,不论我们做了什么,也不论我们的仪器能有多先进。
3、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定义了后现代主义的诞生,揭示了我们无法证明每一个正确命题的正确性。结果就是,总是存在我们只能通过相信来接受的真理(或者正确的命题)。
4、哥德尔的不完备性定理没有宣判人工智能这一最终目标的死刑,相反,他对于自我指涉重要性的深刻洞察反而将人工智能从不可计算性问题上释放了出来。
第十三章 程序
第十四章 从布莱切利园到谷歌园
1、赫拉克利特-战争是一切的父亲和国王,他创造了诸神,创造了人类,创造了努力也创造了自由。
2、物联网在后现代意义上重新发明了泛心论,泛心论认为一切东西都具有心智或者灵魂。柏拉图式思想中模式或者形式先于物质,在计算机科学中对应了软件与硬件相分离的范式,如今这种思想又要通过家居用品中植入的芯片入侵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十五章 可以思考的机器
1、地球的生态系统比其中任何部分都复杂得多,但是我们的星球没有自我意识。计算机系统可能会演进出更为复杂的架构和连接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计算机会在未来有目的地涌现出自我意识。
2、计算机可能在每秒的计算量上变得越来越强大,并且可以根据不断增加的复杂知识完成各种任务,但是它们离人类婴儿不需要动脑子就能做到的一些事还有很远的距离。
第十六章 混沌边缘的达尔文
后记
1、未来可能会属于自由民主的政体,而它们也最终利用智能的超级计算机规范经济。这些政府最终可能和共产主义国家的毫无二致。中央计划的经济卷土重来,这一次通过结合强大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2、在未来一个由人工智能担任国内和国际经济指挥者的时代,意味着我们所知的经济自由和资本主义的终结。